•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0 05:11:20 股吧网页版
60天承诺到期 17家车企谁在“真兑现”?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靖斌

  60天账期的节点已经到来,但《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多家车企供应商时发现,供应商们对于回款情况大多语焉不详,甚至刻意回避。一些企业仅以“情况不清楚”“我们不负责这块”“不便透露”等回应搪塞,让人感觉到,实际的回款进展恐怕并不乐观。

  这与两个月前的行业承诺形成了鲜明对比。6月10日至11日,17家国内车企曾罕见地集体对外承诺,从当日起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不超过60天。这一举措当时被视为改善汽车供应链付款周期、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的重要信号。

  8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阶段性成果:广汽集团、一汽集团、赛力斯集团已率先兑现承诺,其他车企也在推进中。

  然而,当60天期限真正来临,供应商端的沉默,反而折射出问题的复杂性。为什么承诺与现实之间存在落差?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认为,背后至少有三重原因:一方面,车企自身现金流承压,不得不优先保障自身资金链稳定,从而延缓付款;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行业普遍存在较长账期的惯性,短期内难以完全扭转;更重要的是,当前承诺缺乏硬约束,落实机制存在缺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渠道。

  王鹏指出,账期缩短从长远看有助于产业链健康发展,但要真正落地,还需多方合力。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引导、搭建沟通平台、加强监管执法来强化约束;行业协会则应制定规范、组织培训交流并协调纠纷;而金融机构也可发挥作用,通过提供融资支持、评估车企信用和创新金融产品来减轻上下游压力。

  车企兑现账期承诺现分化

  两个月前,17家主流车企曾联合对外承诺:自6月起,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这一举措被视为汽车产业链缓解现金流压力、推动产业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一步。然而,随着60天期限的到来,承诺能否兑现成为供应商最为关切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承诺的时间节点已至,但多数供应商在谈及账期执行情况时表现得颇为谨慎。“这个我内部问了财务,他们反馈不方便透露,所以我猜测是不是不太乐观。”一家千亿市值的车企供应商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另一位同样规模的供应商负责人则以“这个话题就算了吧”婉拒回应。还有供应商以“不清楚”作为答复。

  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车企兑现承诺的现状并不明朗。

  从记者对车企内部人士的进一步求证来看,目前兑现“60天内付款”的车企仍然有限。广汽集团已经基本实现现金支付,并保持60天以内的账期;小鹏汽车宣布将全面启动60天内付款的落地流程;比亚迪则在缩短付款周期的同时,仍以承兑汇票或“迪链支付”为主要方式,仅部分付款以现金结算。

  与此同时,工信部8月11日公布的《践行支付账期承诺,重点车企在行动!》显示,目前真正率先兑现承诺的,仅有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以及赛力斯三家。

  换言之,17家承诺车企中,目前只有不足两成交出了“及时履约”的答卷。其中在已经落地的几家车企中,广汽集团的做法具有一定代表性。

  “我们深知,准时兑现承诺就好比甘霖解旱,能解供应商的燃眉之急。”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广汽集团自成立以来就长期将供应商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目前实际平均付款周期甚至低于50天。

  不仅如此,广汽集团在支付上还会根据供应商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该负责人透露,如果供应商从事的是原材料生产、生产周期较长、垫资压力较大的项目,广汽集团会主动缩短账期至30天以内,甚至提前支付部分货款。

  “这不仅帮助供应商缓解了资金压力,也让他们能集中精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良性互动。”该负责人补充道。

  另一家积极执行承诺的车企是赛力斯。赛力斯通过“厂中厂”模式创新解决了账期执行中的难点。

  所谓“厂中厂”,就是将合作伙伴的产线直接嵌入赛力斯的超级工厂。零部件从生产到装配只需跨越数百米距离,运输环节大幅缩短,库存压力和中间成本显著降低。

  “这种模式使得账期执行更为顺畅。供应商不仅能更快实现产品流转,还能减少资金占压,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赛力斯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在行业内堪称首创,为车企和供应商间的高效协同提供了新思路。

  与广汽、赛力斯已经全面兑现不同,小鹏汽车仍在推进过程中。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6月以来,我们就开始内部准备。一方面修订支付制度和合同范本中的账期条款;另一方面制定配套操作指引,以保证执行过程有章可循。”

  7月,小鹏已经陆续通知供应商,并启动了补充协议签署工作。近期,这些补充协议正在签字盖章阶段。换句话说,小鹏已经进入了执行落地的关键时刻。

  部分车企先行示范账期承诺进入实质执行

  为了确保“60天账期”承诺能够如期兑现,部分车企不仅在产业链模式上强化了保障,也在体制与机制层面不断优化。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账期承诺落地,公司搭建了三重保障体系。首先是流程保障,广汽持续对内部审批和付款环节进行优化,确保资金流转高效、透明、准确,减少人为操作环节中的不确定性。其次是数字赋能,公司正在构建全链路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体系,不仅可以前置资金准备,还能实时监控付款进度,从而降低延误风险。最后是整零协同,广汽通过深化与供应商的协同合作,减少库存积压与资金占用,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同时,广汽还建立了货款应急机制,用于应对供应商的突发资金需求,避免供应链出现断裂。

  赛力斯在执行上同样注重刚性与透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赛力斯对所有供应商都统一执行60天账期的标准,这不是针对个别合作对象的特殊政策,而是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的制度。换句话说,从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付款时间就被明确锁定,成为双方合作的底线条款。

  在执行过程中,赛力斯尤其注重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为避免因线下手续繁琐而导致的付款延迟,公司全面上线了数字化管理系统。供应商可以通过专属平台实时查看订单的验收进度、挂账状态以及即将到来的付款节点。这种全流程的透明化,不仅减少了供应商的不确定感,也为企业自身建立了更加规范的内控体系。

  不过,账期承诺的推进并不是孤立事件,它与整个汽车行业的运行逻辑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首次突破1000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与之相对的,却是行业利润率的持续走低,从2017年的7.8%下降至2024年的4.3%。今年以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产销量继续攀升,双双超过1000万辆。然而,同期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超过60款车型宣布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进一步滑落至4.1%。

  目前,60天账期的全面兑现仍然面临挑战。王鹏向记者指出,目前账期缩短的实际执行效果仍未完全达到预期。根本原因在于车企与供应商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缺失。车企担心供应商过度依赖付款周期管理,供应商则担心车企在资金紧张时延迟付款,双方往往陷入一种博弈心态。

  对此,王鹏建议,行业需要建立更加透明、可监督的账期落实机制。具体来说,可以由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搭建第三方监督平台,让供应商能够公开验证车企的付款情况。同时,还可以引入车企付款信用评级体系,将履约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从制度层面倒逼车企按时兑现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账期缩短从口号变成切实可行的行业惯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