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车产业出发,驶向更广泛的能源生态,是多个汽车企业的转型新选择。近日,全国最大V2G微网在广州建成并投入使用,共部署124台30kW V2G桩,可支持124辆汽车同时充放电,理论单日峰段放电量可达2万度;因湃电池与巨湾技研协同为A0级纯电爆款小车北汽极狐T1提供16.9分钟实现30%~80%补能的动力电池配套方案;小鹏汽车旗下小鹏充电将全面接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地逾3800个充电桩的充电网络。
近日,广州汽车在能源生态连下的这三子,正好涵盖电池、补能、储能和销售市场的闭环,取得技术与规模的双重突破。
“电+电池”“从矿到桩”纵横一体化
全国最大V2G微网建成的同一天,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能源自营充电桩突破20000桩,建成覆盖全国204个城市的“快广近”充换电补能网络。其中,1000V快充桩数位居车企第一。而在储能领域,9月9日,由因湃电池主导的广州南沙电装储能项目并网。
能源生态将如何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能源与动力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熊树生认为,V2G等技术的普及,有望推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下游应用与生态共建。
随着能源生态布局的规模化落地,以广汽为代表,广州车企正在加速构建覆盖“电+电池”全生命周期、“从矿到桩”的纵向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链。
汽车能源新生态:企业降本,用户增收
尽管处于推广普及状态,但能源生态已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广州南沙电装储能项目投入运营后,在“削峰填谷”的基础盈利之上,还可通过融合因湃自研虚拟电厂平台,实现动态优化和市场协同,降低月度需量电费达15%。
广汽集团V2G示范中心自上线之日起,在活动期内,为用户提供3元/度的放电收益。一位在现场放电的昊铂车主告诉记者,“深夜用家充桩充电,白天将电出售给电网”“赚取差价相当可观,至少可抵扣停车费”。
据了解,广州是全国首批V2G示范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在不同区域已建成多个V2G场站。预计到2025年底,广州V2G居民用户将达800多户,放电量可超过50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