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5 18:11:20 股吧网页版
具备60Ah量产条件!广汽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建成投产,电车1000公里续航可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601238_0


K图 02238_0

  近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广州车展上宣布,广汽集团于广州番禺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近期已正式建成并投产。

  “该产线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全流程,在行业内率先具备60Ah(安时)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向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搭载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冯兴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全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中试阶段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启动百兆瓦级中试线建设。据悉,国轩高科首条中试线已贯通;欣旺达则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并预计在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

  大规模量产仍有诸多挑战

  事实上,全固态电池长期被业内视为缓解补能焦虑的一条技术路径。据悉,全固态电池摒弃了传统的液态电解液,改用固态电解质材料,而其能量密度能够达到400至500Wh/kg(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仅为200至300Wh/kg),可使车辆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

  对此,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解释称:“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可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

  此外,全固态电池因耐热性好还具备高安全性的特点。“全固态电池里边用的是固态电解质,最大的优点就是耐热性比较好,它可以耐热到三四百摄氏度以上,传统液态电解液只能到一百多摄氏度不到两百摄氏度。”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平台高级经理史刘嵘称。

  尽管全固态电池优势众多,但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生产端。记者了解到,当前,行业内全固态电池多处于小规模试制阶段,大规模量产仍面临低露点环境控制、全流程制造工艺与设备定制开发等多重挑战。

  此外,有业内人士称,要实现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落地,需要攻克高面容量极片与超薄电解质膜的规模化制备等核心环节。但从产业现状来看,高面容量极片成膜技术难、设备不成熟,超薄电解质成膜工艺也尚未定型,这些难题共同制约了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进程。

  广汽集团方面表示,其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重点攻克了干法厚电极制备、超薄电解质成膜与转印、原位界面融合等多项阻碍全固态电池工程化的技术瓶颈,目前已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能力。

  具体而言,离子电导率作为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决定充放电速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核心性能,还能拓宽其应用温度范围,是推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因素。而广汽集团称,其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突破10mS/cm,界面阻抗大幅降低。

  此外,广汽集团还开发出大宽幅、高韧性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在电极工艺上,干法电极技术实现了7.7mAh/cm²以上高面容量正极的连续化制备。“传统湿法工艺,面容量不到5mAh/cm²,现在最高可以做到7.7mAh/cm²。这样做出来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装到车上续航更长。”史刘嵘表示。

  相关产业链协同改变

  据悉,中试产线是正式量产前,验证生产工艺、优化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生产线,是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量产的关键过渡阶段,这意味着全固态电池距离实现量产又近了一步。对于全固态电池何时量产,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吴坚告诉记者:“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向大家报告。”

  开源证券方面表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年至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此外,低空、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场景将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推进,相关产业链也在改变。“随着全球固态电池技术加速迭代,硫化物体系成为主流商业化电解质方向,硅基、锂金属等高性能负极材料也逐步成为固态电池首选。”诺德新材料产品总监吴大贝从材料端谈到了这种变化。

  此外,隔膜企业也在积极应对技术变革。青岛蓝科途销售总监李勇则表示:“为配套电池市场需求,隔膜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对厚度、强度、循环、使用寿命以及整体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推出的4微米超高强度隔膜,穿刺强度达500gf以上,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中游制造工艺方面,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汪洋认为,电池制造工艺也需要全面升级。“固态电池特有的层压工艺要求新的生产设备,这可能为高端装备企业带来商机。同时,电池封装形式也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固态电解质的特性。”汪洋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全固态电池的内部结构、材料特性以及工作原理等因素的改变,使得原有的热管理系统无法完全适应新的需求,现有的以热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下游系统也需要进行优化升级。

  对此,汪洋也承认:“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多种电解质路线并行发展,最终哪种方案能胜出尚待市场检验。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可能带来投资损失,产业化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量产需要克服诸多工程化难题,这个过程可能存在延迟风险。”

  事实上,在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的同时,液态锂电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且成本持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固态电池只是我们新能源领域中的一个手段,不是唯一手段。广汽还有很多没有‘开箱’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会向大家介绍。”吴坚告诉记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