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予以财政贴息。
根据方案,共有23家金融机构入围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方案甫一公布,多家银行就火速响应。农业银行、浙商银行8月12日公告称,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此外,浦发银行亦称,将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早在8月2日,工商银行就曾公告称,该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地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交通银行8月4日也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常会贴息政策要求,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精准滴灌商圈金融需求,切实发挥交行零售信贷在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贴息政策旨在通过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支持服务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平安银行将继续紧随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步伐,与个人消费者与服务业经营主体同频共振,持续发挥金融纽带作用,助力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
为扩大政策覆盖面,方案还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同时也要求,压实贷款经办机构信贷管理和贴息资金测算审核申请主体责任,确保真正支持借款人消费。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减轻还款压力,从而提振信心,不断释放消费潜能。”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政策机遇,通过推动贷款利率合理定价,能够精准对接广大消费者在不同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贷款需求,帮助其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