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业银行因农而生、伴农成长,始终传承发扬扎根一线、支农助农优良传统,优先保障县域政策资源供给,着力提升工作质效,不断做优做强“三农”金融服务,在广袤田野上书写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达40.9%。
金融惠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农业银行深入推进惠农金融服务,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振兴见实效。推出农户专属“惠农e贷”产品,并将其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1.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979亿元,增速达19.97%,累计服务农户超1800万户。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惠农e贷”帮助一名苹果种植大户降低冰雹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种植大户用贷款资金购买安装防雹网,将扩大后的400多亩果园全部覆盖。
在“惠农e贷”的助力下,南沟村的苹果产业做大了,种植户的经营思路也打开了。搞农旅融合、做直播带货、办篝火晚会……两年时间,40多万人次游客走进南沟村,拉动旅游收入超过3500万元,推动当初的穷山沟变成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惠农e贷”是中国农业银行为广大农民量身打造的普惠型贷款产品。基于此,中国农业银行进一步通过科技赋能,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惠及更多人群。如今,乡亲们在手机上就能申请“惠农e贷”,足不出户,随借随还,方便灵活。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工作,创业启动资金、设备升级贷款等都能通过“惠农e贷”解决。中国农业银行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惠及广大农民及千企万户。
助农增收坚定支持“三农”发展
“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为帮助广大农户增产增收,中国农业银行在服务粮食安全、支持富民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持续为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提供实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专属产品“粮农e贷”余额1401亿元,比年初增加429亿元;商户贷、专业大户贷余额分别为1140亿元、155亿元;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户贷款余额870亿元,“三区三州”农户贷款余额894亿元;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创新推出的“富民贷”产品贷款余额1241亿元,比年初增加300亿元。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七星农场,中国农业银行携手种植户共同成长,在持续金融支持下,种植户试品种、买设备,逐步成为种粮大户。这些年,七星农场的一名种粮大户一共获得农行贷款930万元,向国家交售了1020万斤粮食。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祥祥家庭农场创办人去年从农业银行成功贷款60万元,开始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直播。不光卖枸杞,乡亲们的农产品都可以直播销售,100多户农户足不出村就能挣钱。从最初的5万元妇女创业贷款开启枸杞种植,到20万元“富民贷”解决收购、设备资金缺口,再到60万元贷款用于建设电商园生产线、拓展产品销路,中国农业银行以陪伴改变山村,让农户从山沟沟走上致富路。
提振消费创新激发城乡活力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也是展示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平台”。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举办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仪式上,中国农业银行发布了覆盖信贷、支付、积分、分期等大类的专属惠农措施,推出总额1.1亿元的首次绑卡赠送大礼包活动和总额3000万元的信用卡消费返现活动,在5000个惠农通服务点开展缴费优惠和积分权益兑换活动,精准满足农户消费需求,激发农村消费活力。
在线上,中国农业银行创新消费帮扶模式,建立了“农银商城”,依托农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聚焦832个脱贫县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农户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电商帮扶服务,助力脱贫地区农产品稳步走进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截至2025年6月末,“农银商城”交易额超7亿元,消费帮扶交易笔数超千万笔。
聚焦到城市打拼的新市民,中国农业银行围绕农民工出行、购物、就业需求,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上线12306购票优惠、“快手”及“拼多多”消费满减优惠活动,累计惠及农民工近50万人次。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累计服务新市民超过1.3亿人次。
为迎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19日,中国农业银行举办“倾听·助力·共富与亿万农民同心共行致敬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邀请农户、企业代表和农行“三农”客户经理,分享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凝聚乡村全面振兴的力量。
未来,中国农业银行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城乡市场,以更坚实举措、更优质服务,不断书写“金融为民”新答卷,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