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27日电首份上市险企中报出炉,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稳健增长,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39.8%,中期现金分红提升至每股0.95元。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A股的股价累计涨幅约16%,估值有所上升。同时,中国平安加大资产端的股票配置力度,“买买买”很受市场关注。在中期业绩会上,平安集团高管就经营业绩、保险资金投资等市场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整体业绩稳健,主营业务增长强劲
中国平安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减少8.8%。为何净利润增速会出现负增长?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解释了利润口径差异的原因。她表示,有三方面因素导致净利润和营运利润增速之间产生偏差。
一是一次性因素,今年一季度平安集团并表子公司平安好医生,由于一次性会计处理有34亿元的亏损影响,对净利润增速产生影响;二是平安集团此前发行了多笔港股可转债,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可转债的估值反而会有短期下降,全生命周期看是不影响财务报表的,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三是平安集团配置了很多股票,但这部分盈利的资本利得不进入利润表,这部分的浮盈有600亿元,它增厚了公司净资产,也增加了分红账户里的资本利得,使得分红险产品更加有竞争力。
“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盈利增速是双位数的,非常可观,一直非常稳健。我们也呼吁大家更加关注我们的运营利润,少看短期因为投资等一次性因素造成的波动。”付欣说。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平安集团的管理层对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非常满意。第一是集团整体业绩是很稳健的,第二是集团的主营业务、主业增长是很强劲的,第三是集团持续推动创新。
净利润贡献占比近70%的寿险业务最受关注。2025年上半年,平安集团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寿险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国中产阶级以上人群财富管理的压舱石。而且银发经济将成为未来非常有潜力的赛道,预计有20万亿元的规模。寿险将提供三重价值:第一重是财富的保值增值;第二重是对客户及其家人的保障;第三重是医疗健康养老的增值服务。过去几年平安集团进行寿险业务的渠道和产品改革,现在开始释放改革红利,从而将驱动业务增长。
以渠道改革为例,以前平安集团以代理人渠道为主,现在银保渠道等非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占比已经超过36%,占比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平安集团的寿险银保渠道大幅增长168.6%,贡献新业务价值33.9%。
“今年全年,相信寿险业务持续稳健的发展将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郭晓涛说。
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中国平安资产管理规模稳健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上半年保险全行业增配股票的规模有6000多亿元,其中平安集团是主力军之一。
谢永林表示,去年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政策,平安集团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深受鼓舞、倍感信心。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不断回暖,往后看,中国市场当前的估值水平和全球其他市场对比仍处于合理区间。平安集团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也会适度加大权益配置,主要围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股、高分红的价值股。
郭晓涛表示,资产投资的核心是做资产负债匹配, 包括久期、成本、现金流、收益率、监管要求的匹配。在中国平安的资产配置中,目前13%是权益类资产,这一部分的资产配置有效地提高了投资收益率。
郭晓涛指出,平安集团投资一些企业包括金融同业,有一个“三可原则”,即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这是平安集团持有企业股票的核心标准。
谈及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谢永林透露,今年5月,中国平安的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已经获批,正在中基协做注册和备案,一旦完成将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估值有所提升,A股的股价年内累计涨幅约16%。对此付欣表示,市场正在验证平安集团的价值,寿险正处在黄金发展期,行业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大,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的优势正在逐步体现。“现在中国平安的估值还非常低,相信会有更多投资者持续认可平安的价值,金子可以更亮。”(参与采写:贾立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