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间,中国平安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整体经营保持稳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深入推进,归母营运利润实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中国平安管理层表示,上半年经营业绩稳健、主业增长强劲、持续推动创新。在行业趋势驱动下,在三重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的推动下,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持续两位数增长,相信在全年业务也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稳健、强劲、创新
“经营业绩稳健、主业增长强劲、持续推动创新”,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如是评价上半年经营业绩。
从稳健经营方面来讲,营业收入、归母营业利润、分红均保持稳定增长,战略有序稳步推进,综合金融的“三数”(客户数、客均合同和客均利润)都在增长,更重要的是医疗养老战略赋能主业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上半年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从集团主业增长强劲来看,寿险是我们绝对的主业,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40%,代理人渠道、银行保险渠道、社区金融渠道,都是均衡的在增长,而且银保和社区金融的增长幅度比较大。从产险角度来讲,综合成本率改善2.6个百分点,达到95.2%,使得承保利润翻番。新能源车的保费收入增长46%,而且承保利润也是正的,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投资方面,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10年,实现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超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也就是说它是可持续的”,谢永林表示。
在持续推动创新方面,一方面我们利用科技赋能持续推动公司经营提质增效。例如,车险通过科技赋能,三年的运营成本下降1个百分点,降1个百分点是很难的,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我们通过科技能力持续创新改造运营流程、提高效率、提升定价能力,综合施策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持续创新为主业也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例如,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推出保险+服务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全球急难救援、一系列医疗产品矩阵等。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做出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的,下半年还得持续努力。” 谢永林表示。
寿险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寿险新业务价值在过去两年都在持续大幅增长”,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副总经理郭晓涛分析表示,其增长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行业趋势。寿险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它成为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及以上的财富配置压舱石。在此基础上,平安的寿险业务所提供的价值是三重的,一是财富保值增值;二是对客户及家人的意外疾病的保障;三是符合客户未来5-10年的医疗健康养老增值服务。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银发经济将会成为未来非常有增长潜力的赛道。平安集团的寿险业务正是通过这三重优势来去持续推动整个发展,也是顺应了行业。
第二,过去几年,寿险“产品+渠道”的改革,现在有三重改革红利在持续释放,驱动业务的增长。一是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渠道等多渠道的策略红利。二是“产品+服务”的红利。现在金融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逐步进入到同质化竞争的阶段,只有增值服务才能真正做出差异化来,而这些增值服务能够有效驱动客户购买平安的寿险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持续发展推动力。三是科技赋能AI的红利。利用AI数据分析,让销售队伍的获客、营销、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我们坚定执行报行合一,也坚定执行产品转型。我们对于全年的业务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在行业趋势驱动下,在三重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的推动下,我们相信全年寿险业务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将会给我们交出满意的答案。”郭晓涛表示。
投资遵循“三可”原则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谢永林表示,近期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政策有三个特点:效果特别明显、政策发力很准、长期价值投资。中国平安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也会围绕两个重点方向适度加大权益配置,一是代表新质生产力,二是高分红的个股。
近期,中国平安举牌同业股票受到市场关注。“需要去理解平安的投资策略,而不是单独看这件事情。” 郭晓涛表示,“我们遵循‘三可’原则,即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这是我们衡量投资时是否长期持续、稳定持有该企业股票核心的标准。”
郭晓涛强调,我们投资的核心是做资产负债匹配,即五个匹配,包括久期匹配、成本匹配、现金流匹配、收益率匹配、监管要求的匹配。大方向上,在负债端,持续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有力降低负债端成本。同时也希望大家看到,平安的分红险结算利率还是相当有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来源于资产端的有效配置。这一系列资产配置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提高投资收益率,在负债成本和投资收益率之间产生一个好的利差。
“展望未来,我们会在高息股、价值股、成长股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动态匹配,让资产配置能够有效跟上资本市场的发展。”郭晓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