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01:14:10 股吧网页版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筑牢金融文化基石 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11月19日,“2025金诺·金融文化与品牌建设大会”在深圳举办。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在会上表示,除了人才、资金、技术,企业更需要文化。有涵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企业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中国平安积极践行中国特色保险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

  中国平安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初心。过去十年,中国平安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10036亿元,平均每天为国家贡献税收约2.75亿元。在保险理赔方面,2024年中国平安全年赔付超9.35亿件,平均每分钟赔付超1774件;2024年全年赔付超2569亿元,平均每天赔付7亿元。通过守正创新,科技向善,中国平安积极提升客户服务效能,2024全年服务进线6.7亿人次,平均每天服务进线近183万人次。此外,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累计投入近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仅今年前三季度已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473.90亿元。

  坚定诚实守信,积极履行保险保障天职。陈遥介绍,中国平安坚持客户至上,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专业服务。过去几年,中国平安持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优化客户理赔流程,践行“为客户寻找理赔的理由”服务承诺。例如。平安产险将AI技术应用在车险场景中,实现了车代渠道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针对病历、出入院记录等复杂医疗文档,平安产险有效突破理解精度技术瓶颈,应用于非车理赔端到端自动化,覆盖近百万案件,实现63%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最快 51 秒结案。此外,平安寿险打造“111极速赔”,2025年前三季度,闪赔占比58%。

  坚决以义取利,构建“风险减量+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风险减量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4月开始,中国平安在全国发起“平安红绿灯”道路安全风险减量公益行动。截至10月底,该公益行动在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支持下,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225个县域,完成703个路段改造,累计捐赠安全设施4768余个;在508个村庄开展交通安全宣教培训,累计覆盖村民11.2万人次。在山东,完成76处高风险路段改造,事故量同比下降56%;在河南,完成23处高风险路段改造,整体事故量下降超90%,部分路口死亡交通事故零发生;在广东,完成89处风险路口改造工程,经改造后路口月均案件量环比下降29%,人伤死残重案至今零发生。

  除此之外,中国平安打造“平安守护者行动”志愿服务品牌,让员工从“参与者”转变为“发起者”。自2018年平安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以来,平安志愿者协会已在全国35个地区设立志愿者协会分会。2025年上半年,平安志愿者协会落地近1200场志愿服务活动;基于“三村晖”公益平台,平安员工累计发起1033个“身边公益”活动。截至今年6月30日,“三村晖”公益平台注册的志愿者超49万人。“中国平安的几十万的员工,真正地把社会责任和以义取利的保险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坚持守正创新,以金融保障守护绿色可持续未来。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依托保险主业优势,创新推出“保险+科技+公益”模式,开展“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古树名木专属风险保障范围覆盖古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乃至施救复壮、专家鉴定、排危处置等,同时包含古树倾倒、折断等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该保险由平安产险承保,提供相关的风险预警、防灾减灾、专业施救等全周期风险管理服务。截至目前,平安已为全国超5.5万株古树名木提供超10亿元风险保障,落地北京、广东、陕西、山西、湖南、四川等省市。

  “中国平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五篇大文章。筑牢金融文化的基石,并付诸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中,”陈遥表示。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在今年10月更新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评级,中国平安凭借在ESG方面的优异表现,最新评级上调至AAA级,连续四年得分位列“综合保险及经纪”亚太区第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