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5湾区财富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金博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机构业务负责人黄家乐在2025湾区财富大会上表示,在中国资产重估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正迎来新的投资机遇,她建议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进行布局,一端配置高息股以求稳健,另一端配置成长股以博收益。
对于港股市场,黄家乐表示,港股的估值优势显著,截至10月底,恒生指数股息率达3.04%,预期市盈率仅11.19倍,低于全球主要指数。同时,AH股溢价指数处于高位,意味着港股相对A股存在20%-30%的估值折扣。
对于策略中代表“稳健”的一端,她指出,在利率下行阶段,红利策略长期表现更优。高息股与全球各类指数相关性低,能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是稳健的底仓配置选择。
对于策略中代表“成长”的另一端,黄家乐认为港股成长股的潜力正被激发。她分析,外部来看,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芯片对华出口限制缓解,为科技、半导体等行业减轻了供应压力。而从内部来看,国内政策正大力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工智能(AI)、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提供精准扶持。
对于成长板块,黄家乐认为新消费、创新药和科技创新三个领域将具备更优的配置潜力。她提到,在创新药板块,AI技术正在驱动创新药研发的变革,通过提升效率与成功率,实现了CXO研发周期的缩短。同时,国产创新药出海加速,License-out模式正推动全球竞争力提升。
而对于新消费领域,黄家乐指出,消费观念转变正在带动港股“新”消费时代崛起。新消费品牌正通过文化赋能与产品创新构建核心护城河,以抢占由新世代消费主力所推动的情绪消费、性价比消费(如潮玩、茶饮、悦己)等新兴趋势,从而提升市场份额。
她强调,港股成长股的性价比凸显。截至10月底,恒生科技指数预期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率(PEG)为0.85,估值低于盈利增长率,成长潜力可期。她特别看好由AI大模型等技术驱动的科技创新板块,认为其正迎来价值重估的机会。
在谈及市场整体环境时,黄家乐认为,资金面上,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热情攀升,若全球主动型基金平配中国资产,预计将带来超14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同时,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势头依然强劲,行业以商贸零售、医药生物、传媒等为主。
她指出,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增强,资金流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为股市注入长期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