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9 23:22:20 股吧网页版
4月万能险年结算利率均值降至2.77% 后续或仍将下行
来源:新京报 作者:潘亦纯

  受长端利率下行影响,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下降。

  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统计发现,2024年以来,按月公布的万能险年结算利率平均值逐月下降,去年1月份年结算利率平均值仍有3.28%,到今年4月份仅为2.77%,下降0.5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称,万能险结算利率下降,与险企投资端承压,监管及险企主动下调利率,防范利差损风险等因素有关。展望未来,万能险年结算利率或将继续下行,但在有保证利率的情况下,降幅或有限。

  4月万能险年结算利率均值为2.77% 超五成不足3%

  万能险是业内为数不多带有投资属性的险种,简单理解,保费进入万能险账户后,将按照结算利率按月度或季度等周期派发账户利息。

  万能险曾在2015年险资举牌潮中风靡一时,成为险企收揽保费的主要渠道之一。但过去十年,在保险回归保障的理念下,万能险规模逐渐萎缩。代表万能险保费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从2016年的破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5787亿元。

  如今,万能险再度面临收益率下行的挑战。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按月公布的万能险年结算利率平均值逐月下降。2024年1月平均值为3.28%,到2024年4月便跌破3%,平均值仅有2.98%,随后,万能险年结算利率平均值分别于2024年8月、2025年4月跌破2.9%及2.8%的大关。

  今年4月份,万能险年结算利率平均值仅有2.77%,在952款万能险产品中,就有516款年结算利率低于3%,占比超54%。

  具体来看,富德生命附加金管家A款年金保险(万能型)、人保寿险附加品质生活年金保险(万能型B款)等21款产品的年结算利率仍在3.5%的第一梯队,和泰人寿的和泰京泰盈年金保险(万能型)及同方全球人寿的智惠臻选年金保险(万能型)等13款产品的年结算利率为3.3%。

  人保寿险鑫盛两全保险(万能型)和华泰人寿的福寿康宁终身寿险(万能型)年结算利率均低于1%,分别为0.36%和0.5%。

  合众人寿的合众金裕三号两全保险(万能型)、长城人寿的长城金元宝5号终身寿险(万能型)等17款产品的年结算利率为1.75%。其余产品的年结算利率多在2.5%左右。

  中关村长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主任龙格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万能险结算利率之所以下行,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滑、权益资产波动较大导致险企投资端承压;其次,监管部门为防范利差损风险,压降了结算利率的上限,要求结算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相匹配;最后,保险公司为平衡客户收益与自身财务稳健性,也主动调降了结算利率。

  “未来,万能险结算利率或将继续下行,但降幅有限。长期看,若投资收益回升,结算利率可能企稳甚至回升,若市场利率持续低位,结算利率也会有保证利率托底。”龙格称。

  万能险吸引力下降规模或持续萎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万能险结算利率下降,其相对银行理财等产品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

  华泰证券研报数据称,截至4月末,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近1月的收益率为2.51%,其中,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上行,达2.74%。

  此外,今年4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保险公司为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保障客户长期利益,可以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设置保证期间,保证期满以后可以合理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也就是说,保证期后,保险公司可以上调或下调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这降低了万能险长期锁息的作用,在低利率时代,这无疑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今年一季度,“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605亿元,延续去年全年的下降趋势,同比下降了7.8%。龙格认为,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行,与银行理财、存款等替代品收益差距缩小;万能险销售费用较低,影响代理人销售积极性等,都导致了万能险保费的萎缩。

  展望后市,短期内市场利率持续处于低位,万能险结算利率或仍将下行,保费规模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长期来看,保险公司更需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加强对万能险的设计和投资能力,推动万能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