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保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半年报数据显示,集团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802.50亿元,同比增长7.1%;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25亿元,同比增长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5.30亿元,同比增长16.9%。
投资资产规模也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人保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
为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中国人保拟向股东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股息每10股0.75元(含税),同比提升19%。
强劲增长势头的背后,中国人保下了怎样一盘棋?下一步又将如何落子?在8月28日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管理层一一回应市场关注。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保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业绩股价双创新高。”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表示。
具体来看,上半年,财产险综合成本率95.3%,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集团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集团合并净利润35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良好业绩的支撑下,上半年,中国人保A股创近6年来最高价,H股创上市13年来最高价,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来最高价。
赵鹏指出,股价屡创新高有多重因素。从公司角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保险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为公司股价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有效促进了保险业发展行稳致远,为公司股价上涨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增强,这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关键支撑。
谈及中国人保未来的发展,赵鹏表示,集团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的战略,今年重在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增强保障功能,二是重点强化发展质量,三是重点深化“六项改革”。
非车险“报行合一”有望四季度落地
作为财险行业“一哥”,人保财险上半年在财产险市场份额达33.5%,保持行业首位;综合成本率为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就非车险“报行合一”向行业征求意见。对此,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该政策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今年四季度能落地。文件主要是规范财产险的非车险业务,督促财险公司严格执行报备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有效控制应收保费的风险,推进财险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内生动力,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
从影响来看,于泽表示,非车险“报行合一”将给公司综合成本率的改善带来大幅改变。预计四季度落地后,可能会影响当季营收,但对全年的影响不大,2026年整个非车险行业的盈利也将会得到很好改善。
此外,于泽介绍,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是中国人保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人保财险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的发展策略,于2024年底在香港落地首单。截至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已在香港承保了超1000台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目前赔付率在50%左右。今年6月,人保财险在泰国落地首单,迈出了从境外走向海外的关键一步。
于泽表示,持续看好新能源汽车出海业务,并将加大这块业务的发展力度,预计这一海外业务将成为人保财险新的业务增长点。
加大对优质标的的研究储备
投资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同比增长42.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谈及今年以来险企举牌热潮,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表示,近期一些同业公司加大了对OCI(其他综合收益)高股息股票的投资力度,举牌行为也是上述投资策略的一种体现。高股息股票具有分红收益较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利率中枢下行、传统固收资产收益下降的背景下,对于稳定总组合投资收益具有积极作用。
才智伟指出,下一步,中国人保将不断丰富权益投资模式,加大对优质标的的研究储备,对于符合国家战略导向、长期经营业绩稳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标的,也会适时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来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希望与被投企业深化业务协同合作,助力投资和保险业务协同发展。
今年3月,人保寿险和人保资产获批10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试点。8月14日,人保资产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另据工商信息,8月18日,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成立。
才智伟表示,中国人保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将以A股为主,注重长期投资价值和回报的稳定性,重点关注具有好的发展潜力的优质标的,同时会做好投资风险管控,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