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报行合一”在车险和人身险领域实施后,也即将在非车险领域推行。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从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使用、规范保费收入管理、强化市场监管、推动改进非车险承保理赔服务、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服务作用等多方面推动财险行业非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通知》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通知》发布后,中国人保(601319.SH)、平安产险、太平财险、安盛天平财险等险企均表示已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推进落实《通知》相关要求。
新规直击业务痛点
非车险业务,是指机动车辆保险以外的其他财产保险业务。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月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7%;非车险保费达6195亿元,占比50.77%,其中健康险占比14.88%,农险占比10.83%,责任险占比8.24%,分列非车险业务占比前三位。
据东吴证券非银团队研报数据,非车险在财险公司总保费中的占比从2013年~2016年26%~27%的水平一路增长至当前超过半数。但是,从盈利表现来看,非车险明显弱于车险。
随着非车险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费用水平过高、承保亏损、应收保费率高等问题逐渐显露已经阻碍行业发展。
在今年8月底的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就指出,非车险长期承保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保险定价的大数法则。“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差异化来降低费率,使得大数法则无法实际应用。”于泽认为,非车险“报行合一”的监管政策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
《通知》此次明确,财产保险公司应遵循公平、合理、充足原则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和手续费率水平,不得设置与所提供服务不符的高额费用。主险精算报告和附加险备案材料应明确列示预定附加费率、平均手续费率和逐单手续费率上限。财产保险公司应建立费率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精算假设与实际经营情况偏差过大时,应及时调整并重新备案,必要时应先行停售相关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非车险的应收保费问题,《通知》明确非车险应“见费出单”。
一家小型财险公司河南分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当前非车险业务中一些险种应收保费收取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先出单后收保费”,即缴费与出单流程脱节。“由于保费长时间收不到,容易形成坏账,一些公司最后追究了业务员责任,造成纠纷。”
《通知》要求,严格实行“见费出单”制度——财产保险公司应在收取保费后向客户签发保单并开具保费发票。财产保险公司应加强应收保费管理,完善信息系统,优化规章制度、内控流程、考核政策,从源头控制应收保费风险。保险中介机构应配合财产保险公司执行相关要求,不得以垫付保费、引导投保人延期支付保费等方式扰乱市场秩序。
此外,相关行业组织要积极配合做好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工作。保险业协会要及时研究制定行业示范条款、行业标准条款、承保理赔自律指引等,做好非车险自律管理。精算师协会要及时测算制定行业基准纯风险损失率,提升行业定价规范性。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非车险实施“报行合一”,能有效约束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的行为,避免为争抢业务而进行的非理性价格竞争和费用比拼,促使市场竞争回归理性,让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前车险实行“报行合一” 后,遏制了保险公司之间单纯的价格竞争,财险公司已经更多地从服务质量、产品性价比等方面提升竞争力,当前多数中小险企车险承保扭亏为盈,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为财险机构重点工作
各财产保险公司过去过度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增速,不仅牺牲了承保利润,也引发了一些风险事件。
在考核机制上,《通知》要求财险公司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要求,有效提高合规经营、质量效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核权重,合理规划非车险业务发展,加快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记者注意到,在《通知》发布后,多家财产险险企纷纷发文表示已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推进落实《通知》相关要求。
“已将落实非车险‘报行合一’作为2025年重要工作任务。”中国人保称,在公司层面,成立非车险“报行合一”工作专班,建立集团指导、子公司总部统筹、分支机构协同的工作机制,专项推进该项工作。另外,对现有非车险产品和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性评估,率先启动企财险、雇主责任险和安责险产品改造与定价模型升级,从源头保障符合“报行合一”政策要求。
平安产险方面表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积极推进条款备案、系统改造等准备工作,确保在11月1日新规正式实施时全面达标。在考核方面,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强化合规经营、提升质量效益、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核权重。
太平财险方面对记者表示,非车险“报行合一”新要求不仅推动非车险业务理性竞争、降本增效、提质扩面,而且能够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继而实现财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落实非车险‘报行合一’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确保顶端设计和前端落实充分结合。”太平财险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