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任明杰)8月27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正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时代,将带来比互联网更大的机会。同时,智能体已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重要形式。
日前,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周鸿祎表示,《意见》明确要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安全治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部署,这些举措实实在在,极具前瞻性,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铺就了坚实道路。近几年,360集团积极实施“安全+AI”双主线战略,这与《意见》的安排部署高度匹配,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一员,公司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周鸿祎认为,如今,大模型已经走过了颠覆性创新的“指数爆发期”,随着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进入了能力增强、功能修补的“改良期”。而随着DeepSeek、千问、Kimi、智谱等国产大模型的集体发力,开源普惠的生态逐步形成,人工智能进入了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时代。
“大模型能力越来越强,能思考、推理、交流,但应用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还有差距。为了解决大模型的不足,智能体应运而生。”周鸿祎表示,智能体能够使用各种工具,具备记忆能力,相当于增加了“手和脚”,并可以自主理解任务的目标、规划分解任务,把复杂工作从头做到尾。智能体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应用重要形式,如果说2024年是大模型之年,今年就是智能体之年。
他表示,《意见》为智能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提出支持智能体广泛应用、发展“智能体即服务”等,并明确设定了2027年、2030年的智能体应用普及率目标。为了让智能体在企业开花结果,360集团打造了智能体工厂,为企业提供算力、大模型、知识库、工具等八项基础设施,提供记忆、编程、多模态输出、安全等十大增强能力,让每个企业都能打造自己的智能体,并让智能体真正赋能企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