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工商银行发布一则例行会议的通稿,引起广泛关注。
这份会议通稿主题是工商银行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其中提到,“要求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坚持产品客户对位,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固经营基本盘”。
在业内素有“宇宙大行”之称的工商银行,公开表态“反内卷”引发业内外遐想。
对于其中提到的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信息量很大”。
另有大行分支机构行长火速点评:好事!
记者注意到,近期,银行业“反内卷”呼声越来越高。就在数日前,宁波市银行业协会组织辖内57家银行机构开会,要求银行机构共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业内:剑指价格战
工商银行公开明确表达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在行业内激起大的反响。
某大行深圳分支机构行长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各大行已经开始着手整治“内卷式”竞争,一些地区甚至暂停了部分竞争激烈、需防范风险的业务。
另有大行分支机构行长向记者表示,针对的就是价格战。他说,在行业“内卷式”竞争下,贷款利息、债券利息,基本都不赚钱。
记者注意到,7月25日,宁波市银行业协会召开《宁波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推进会,辖内57家银行机构参加会议。宁波金融监管局机构监管处室相关工作负责人出席会议。大型银行处处长姚达从银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危害、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等角度出发,要求银行机构落实《公约》相关要求,共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公约》从落实贷款“三查”、防范恶意竞争、健全合作机制等方面对银行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进行了规范,重点对银行机构与房地产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的返佣乱象进行整治。《公约》将由银行机构签署后生效,正式叫停任何形式的“返点”行为,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贡献力量。
7月24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联合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介绍2025年以来相关工作情况时透露,纵深推进、重拳整治行业乱象。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
银行业整治“内卷式”竞争,并非近期才开始。今年1月,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中国金融》发表的文章提到,聚焦加强利率自律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针对银行业低水平“内卷”问题,进一步强化自律管理,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坚决不打“价格战”。贷款端,在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基础上,坚持定价即经营,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防止资金淤积空转。存款端,加强招投标利率自律管理,落实“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自律倡议,持续规范利率定价行为。
而在2024年11月,人民银行曾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设专栏提出“维护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其中明确指出,2019年8月到2024年8月,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
专栏披露,贷款方面,利率“下行快”,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过度竞争贷款,部分贷款利率,特别是大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极少数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还出现以显著低于保本点的利率水平发放房贷的情况,不利于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款方面,利率“降不动”,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出现一些“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行为。一些银行还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把下调的存款利率又补回来,实际利率“明降实升”。部分银行还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远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来进行存款投标,推升了付息率。
针对“内卷”式竞争,专栏提到规范手工补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银行节省利息支出超过800亿元。此外,督促银行按照风险定价原则,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同时提出,下阶段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