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 9月10日至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作为服贸会九大专题之一,本届金融服务专题以“数智驱动开放共赢”为主题,创新融合“展(展览)+研(探讨)+洽(洽谈)+验(体验)”四大维度,全力打造“全球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展示、重要政策和行业规则发布、合作伙伴洽谈、前沿金融体验”四大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探访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发现,今年各家银行展区的科技“浓度”更高了。
这种“浓度”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更加突出技术体系与互动体验。比如工商银行在展台摆放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动展项,突出展示该行构建的以大模型基础支撑及应用范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另一方面更加聚焦包括科技金融在内的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果和进展。比如建设银行在展会重点展示该行以“五维一体”科技金融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助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浦发银行在生态场景搭建中,引入科技企业客户的前沿成果,展现了该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金融服务专题线下参展企业已达97家,包括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内机构51家,外资机构46家,国际化率为47.4%。
AI应用多点开花
本次服贸会,商业银行的展区展现了多项AI应用。比如民生银行在数字金融专区,重点呈现了智能金融终端和AI实验室。北京银行展示了智能交互数字机器人“京小宝”,以及融合了AIGC应用、AI Agent、数字人形AI大模型的互动装置等。
记者在工行展区了解到,该行在“数智未来”板块摆放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动展项,突出展示工行构建的以大模型基础支撑及应用范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展区现场,工行的具身机器人迎来了众多观众与其互动。据工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科技部金融科技经理盛新宇介绍,具身机器人背后是工行研发的具身智能算法,它不仅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观众流畅对话,担任“讲解员”,还可依托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灵活穿梭于展台之间,为观众精准引导展区动线。
该行展示的另一项AI应用,是工行“公积金数字人”与新版公积金联名卡一站式办理设备。工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科技部金融科技经理马镜璇介绍,该行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的“数字人AI智能客服”将服务能力从“智能答疑”全面跃升至“边聊边办”,当用户咨询公积金信息时,系统可主动识别其潜在需求,并即时引导办理查询业务,用户全程仅需对话,无需手动输入,实现“问询—办理一输出”一站式闭环。
科技金融加速落地
据记者了解,在本届金融服务专题,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都展出了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在浦发银行展区,记者见到了两幅印有“浦浦·发发”熊猫形象的智慧发热画产品。据了解,这款创新产品来自该行科技企业客户中熵科技。据介绍,此次服贸会,浦发银行在生态场景搭建中,引入了科技企业客户的前沿成果,打造“科技+金融”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浦发北京分行跨境金融部刘依凡介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是浦发银行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举措,也是数智化战略在业务层面落地的核心载体,使其从“概念”加速落地为“生产力”。
据介绍,浦发银行把科技金融作为战略主赛道,依托“5+7+X”浦科创新产品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此外,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落地了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暨北京市首单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以及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
“我行的跨境金融赛道以‘6+X’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为核心,构建‘跨境+’综合服务生态,上半年,浦发银行跨境交易结算量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33%。”刘依凡补充道。
今年建设银行的科技金融展区展示了该行以“五维一体”科技金融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切实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此外,在数字金融展区,还有不少参观者与建行虚拟数字人进行互动。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员工刘夏青进一步介绍,作为本届服贸会的核心亮点之一,“北京服务”品牌展区亮相。其中建行展示了《银行绿色网点建设标准》团体标准、“无障碍+适老化”金融服务两项案例。
作为首都的金融服务机构,建行北京市分行不断深化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积极探索绿色网点建设,联合多家机构共同编写《银行绿色网点建设标准》团体标准。据悉,建行北京市分行首家按照能碳(能耗和碳排放)双降标准建设的绿色网点北京西二环支行此前已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