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前,在我行首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且向账户里缴存不少于2元,就可以参与抽奖,最高可以领188元的微信立减金。”工商银行北京市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距离2025年年底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多家银行再次发力个人养老金业务,通过抽奖发放微信立减金、现金红包等形式吸引客户开户缴存。记者注意到,与推广初期聚焦于引导客户开立账户不同,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步深化,多家银行将策略重心从“拉新”转向“留存”,为首次缴存、累计缴存达到一定额度的客户提供更多激励。
多家银行推出开户缴存“礼包”
据上述工商银行理财经理介绍,除了首开首缴可以领取奖励之外,客户向账户内缴存满一定金额,还可以进行抽奖。在活动期间,今年首次缴存超过1000元但未满12000元的客户,可以抽取最高68.8元微信立减金;今年首次缴存满12000元的客户,可以抽取最高388元的微信立减金。
与工商银行类似,近期还有多家银行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开户、缴存福利活动。
建设银行北京市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12月31日前,首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且首次缴存满0.5元的客户,最高可抽取88元微信立减金。2025年缴存金额首次达到500元、10000元的客户,最高可抽取188元、380元微信立减金。”
兴业银行北京市某支行的理财经理介绍,12月31日前,成功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完成首笔任意缴存的客户,可抽取6.88元至100.88元不等的现金红包。在活动期间,今年缴存金额达1000元,最高可抽208.8元现金红包;缴存满12000元,最高可抽300元现金红包。
自2022年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业务便成为各家银行争夺客户的业务方向。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每位客户仅能在一家银行开设账户,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客户,通过发放立减金、现金红包、优惠券等形式来揽客。记者调研了解到,与个人养老金推广初期银行主要聚焦开户不同,当前银行越来越重视客户的缴存情况。
增强客户黏性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步深化,银行的个人养老金业务逐渐转向精耕细作。
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客户在开户可获得立减金等奖励的吸引下完成了开户,其账户随后便处于闲置或未足额缴存状态。
北京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我在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之初就开户了,当时是因为银行有开户送现金红包活动,后来没进行过缴存。”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营销重心从开户转向缴存,或可刺激部分客户的缴存意愿。
对于银行来说,通过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能够增强客户黏性,为银行向客户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奠定基础。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伴随着各家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逐步推进,市场格局初步定型,从拓展增量到精耕存量成为大势所趋,银行的业务重心由“拉新”转向“留存”。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初期,银行通过开户奖励、营销宣传等手段迅速积累客户基础,是培育市场认知的必要过程。而随着开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竞争重点自然从“谁能吸引更多新户”转向“谁能提供更好体验、留住活跃用户”。
曾刚认为,个人养老金业务本质上是长期、稳定的金融服务,银行须通过增强客户黏性、完善产品线、强化投后服务实现价值沉淀,才能在该领域建立持续的优势。这一转变也意味着银行正从短期营销思维转向长期客户经营逻辑,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化服务和场景化运营,推动客户形成持续缴存与投资习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