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3 08:59:41 股吧网页版
“三智杠杆”撬动设备更新潮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三智杠杆”撬动设备更新潮

  “两新”政策实施以来,真真切切的回报,让“科技味”十足的各类设备不断“唤出”企业投资意愿。7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6%。

  近期,科技日报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调研时发现,“智改”“智转”“智绿”已成为本轮设备更新潮的鲜明特征。以“三智”为驱动力,我国各类生产设备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仅撬动了万亿级投资市场,更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引擎。

  智改:从“落后低效”到“先进高端”

  当记者驱车驶过浙江绍兴杨绍公路时,一股淡淡的酒香扑鼻而来。这熟悉的香味,正来自公路附近的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循着醉人的酒香走进公司的压榨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彻耳畔。眼前,上百台压滤机在全自动生产线上高效运转。锃亮的不锈钢管道内,发酵醪液持续注入,经压榨分离,透过视镜可见清亮的酒液潺潺流淌,构成了一幅现代化酿造的生动图景。

  改变,始于去年金秋。

  公司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84台箱式隔膜压滤机,进行关键设备更新。站在设备前,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会稽山黄酒研究院院长孙国昌告诉记者:“我们看中的就是它们的技术亮点。”

  新设备不仅配备了高性能的隔膜系统,能显著降低酒槽中的残留量、提高原料利用率,更集成了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进料、过滤、挤压、卸料、输糟全过程的自动程序控制。

  “正是这些核心技术突破,让我们看到了大幅提升效率、优化品质的明确前景,成为公司决策投入的关键依据。”孙国昌说。

  实践,验证了创新的力量。新设备凭借优异性能可承受更大的过滤面积,将压滤效率提升至原先的近2倍。“这充分证明,瞄准先进设备进行投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孙国昌深有感触地说,应用新设备后,公司全年综合节约成本超过300万元。

  科技驱动设备“智改”,助力企业效能跃升。全国各地正在“上演”类似场景:在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亿元,更新440多套先进设备,实现产值增加2亿元;在江苏,晨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投入2.24亿元,在对原有设备更新换代的基础上,新增高端数控机床产能超200台套,可实现工业开票2亿元以上;在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斥资超1亿元更新设备,今年芯片封装效率与作业精度实现了“质”的飞跃。

  看得见的效益,让企业更新设备的意愿与信心进一步增强,推动市场潜能加速释放。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设备迭代升级,有效激发了企业设备更新的投资需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认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深化,科技创新与政策协同催生的设备投资效能将加速释放。这种效能转化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支撑,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智转:从“传统车间”到“智能工厂”

  短短100秒!在湖北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美利信”)的加工车间内,记者看到,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雅弧线,AGV智能搬运车沿激光导航精准穿行。随着智能操作台指示灯变换,各工序设备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完成所有加工步骤——仅用100秒,一件发动机缸体就此完成下线。

  支撑这“百秒效率”的,正是车间全面的数字化建设。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制造执行、质量检验到设备运维,在智造赋能下,美利信实现了从“传统车间”向“智能工厂”的华丽转变。

  破旧立新,这场转型彻底打破了车间原有的生产效率瓶颈。

  改造前,设备生产效率低下,工人们需要日均步行2万步完成繁重工作。如今,依托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以及全自动检测设备构建的数字化生产线,公司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99.5%,运营成本压降5%,生产质量跃升10%。

  “其实,要不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我们最初有过犹豫。”美利信总经理梁朝坚坦言,“曾担忧数百万元的投入可能‘打水漂’,但看到智能化技术应用带来的成效,让我们坚定了转型的信心。”目前,公司每年将约4%的营业额投入技术研发,其中自动化设备专项投入每年超1000万元。

  技术突破带来效能提升。像美利信一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正驱动全国制造业掀起数字化转型热潮。

  咨询机构e-works调研数据显示,全国约80%的企业已经制定了数字化转型规划,且超过40%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多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投入,其中投资额在300万元至1000万元区间的企业比例稳定上升。

  智能小车穿梭运送物料,机械臂精准完成焊丝卷绕,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监控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安徽鸿鹄智创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焊丝生产车间,智能化成果清晰可见。据介绍,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工厂共计产出3.6万吨焊接材料,销售额达到1.9亿元。

  位于天津的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工厂,公司投入2.5亿元进行数字化升级,通过生产设备联网,高效精准完成产品加工组装。从原材料采购到零部件出厂,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科技创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当前,技术变革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投资正快速增长,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匹配精准度与整体韧性。这种投入不仅局限于单个企业效能的提升,更能带动整个产业生态的系统性优化与升级。

  智绿:从“污染产能”到“绿色动能”

  在大青山栈道高处远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钢集团”的标语格外醒目。记者眼前,雄伟的高炉与苍翠山峦相映生辉——烟气回收装置静静运行,不见滚滚浓烟,唯见现代工业与盎然生态和谐共生。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6.99%,氮氧化物下降50.83%,颗粒物下降30.29%……这一系列亮眼的减排数据,是包钢集团通过大手笔投资绿色设备改造后,在节能与超低排放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这背后,技术创新是根本支撑。近年来,包钢集团累计投资近100亿元,实施了124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涵盖焦炉、烧结机、球团焙烧机、转炉等关键工序,实现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同步推进20余项节能项目,如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转炉显热回收、轧钢加热炉智能燃烧等,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万吨。

  技改“加码”,工业“焕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71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占粗钢产能70%以上,累计投资已超过2000亿元。建成或完善1867个节能项目,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1.75%。

  钢铁行业的绿色蝶变并非孤例。在科技创新驱动下,绿色转型的浪潮正澎湃向前,向更多行业拓展。

  今年5月,葛洲坝钟祥水泥公司1#生产线完成了一场“绿色革命”。公司投入1.63亿元,升级生料系统、改造预热器降阻、新增精准脱硝装置等,实现能耗与排放“双降”,年减排二氧化碳近6万吨。

  山东淄博,统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陶瓷大板正在智能化生产线上自动流转、平稳行进。

  去年,该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窑炉数字化车间升级,将传感器技术、智能集成技术与环保设施深度融合。更新后,工厂能耗降低20%,天然气用量减少15%,二氧化硫年排放减少近10%。

  科技创新,成为撬动绿色投资的强力杠杆。赛迪顾问双碳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李龙表示,科技创新正持续突破绿色设备性能瓶颈,提升其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绿色技术不断迭代,实现改造成本降低、能效提升、碳收益增加等,缩短投资回收周期,显著提高绿色投资的经济性。

  “未来,这股由科技拉动的绿色投资活力将持续释放,激活巨大的绿色技术装备市场,并在‘两新’等政策支撑下,成为驱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李龙说。

  当前,大规模设备更新浪潮如火如荼。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参与这场规模空前的焕新行动,并以其强大的乘数效应,有力推动产业投资扩容、激发消费潜能释放。

  聚焦智能化改造助力低端设备更新升级、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工厂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同时,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