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险行业多项经营数据相继披露,分红险的发展态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7月25日保险行业迎来定价调整,分红险产品优势进一步凸显。从市场表现看,今年上半年,人身险保费继续维持高增长趋势,6月增速超16%,分红险贡献不可忽视。截至7月28日,年内推出的在售分红险产品占2024年总量的84.77%。
有业内专家认为,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等因素作用下,保险业或将进入分红险时代,头部险企优势明显,中小险企需差异化竞争,行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定价调整凸显分红险优势
7月25日,保险行业迎来定价调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动态调整机制。随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发布公告,8月末停售旧产品,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非对称下调,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产品预定利率分别下调至2.0%、1.75%、1.0%,其中传统险、万能险下调50个基点,分红险下调25个基点。业内专家认为,这种非对称下调利率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分红险的相对优势。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认为,此次非对称下调本质上传递出监管引导行业“向长期、向保障、向可持续”转型的明确信号。相比传统险、万能险统一下调50个基点,分红险仅下调25个基点,既体现了监管对其“保障+收益共享”机制的认可,也为其释放了相对竞争优势。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分红险下调幅度更小,同等保费下,其保障额度下降更温和,相较传统险更能保住保障杠杆,令客户在“新利率周期”中重新评估其性价比;另一方面,监管有意通过差异化利率调整,引导险企更多发行分红型产品,分红险也因此成为承接传统储蓄险收缩、满足客户稳健回报预期的关键产品形态。
市场表现印证分红险潜力
从市场反应来看,政策调整预期已在6月保费数据中有所体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约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而6月单月,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6.3%。具体到各业务板块,6月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增21.05%,成为拉动人身险保费增长的核心力量,意外险与健康险保费收入则呈同比下降态势。
在此过程中,分红险的贡献不可忽视。有业内专家表示,受政策调整预期影响,保险公司在窗口期加大营销力度,消费者也倾向于在利率下调前锁定收益更高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分红险的销售。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尽管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短期压力,但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储蓄型保险产品仍具备相对吸引力;加之个险渠道逐步复苏、银保期缴业务发力,多重因素共同支撑了上半年人身险市场的增长态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也印证了分红险的市场热度:截至7月28日,寿险公司年内已推出295款在售分红险产品,约占2024年分红险产品总量的84.77%。
分红险的增长也为保险行业结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对此,朱俊生教授分析指出,分红险的增长对保险行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缓解利差损风险,分红险将部分投资回报风险转移给客户,减轻了保险公司的负担,在当前低利率、资本市场波动的环境下,具备更优的资产负债匹配优势;提升产品柔韧性与可调性,分红险的红利分配机制允许保险公司结合实际投资收益灵活调整,增强了产品的可持续性;优化行业产品结构,分红险更注重长期保障与稳健收益的结合,推动行业逐步回归保障本源,为寿险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保险业或将进入分红险时代
在低利率时代,分红险或成为推动储蓄存款向保险产品转移的重要力量。中信证券非银金融联席首席分析师童成墩预计:“自9月份起,保险公司将全面迈入分红险时代,负债结构将迎来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的关键拐点。”童成墩同时提出,“此次预定利率下调预计是最后一次,头部保险公司将通过扩表恢复健康的盈利能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也表示,“分红险的崛起,反映出在监管引导下行业正加速转型。预定利率的非对称下调强化了分红险的相对优势,加之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更偏好浮动收益,预计未来3至5年,头部险企的分红险占比或将超过60%。”
朱俊生教授则指出:“未来分红险的发展,不仅是产品创新的竞争,更是投资能力的较量。这将成为头部险企扩大分红险占比、构建长期客户关系的核心支撑。”
他进一步解释称:分红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长期投资能力,而头部险企在这一维度具备明显优势。一方面,分红险的红利来源本质上依赖保险公司的投资运营能力,其长期分红能否实现、能否稳定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在权益资产、另类投资、基础设施、长久期债券等领域的资产配置能力与风控能力;另一方面,头部险企普遍拥有更成熟的投研体系、更丰富的资产配置渠道和更完善的资产负债匹配机制,能够实现稳健投资与风险对冲并重,这为分红险产品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长期回报预期,也更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黏性。
面对头部险企在分红险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小险企该如何寻找发展空间?朱俊生教授认为,中小险企应避免直接“跟跑”,转而聚焦差异化竞争:精准定位客户群体,针对特定人群开发定制化产品,例如设计灵活交费、分红周期短的分红险,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提升红利机制透明度,通过优化红利分配的公开透明程度增强客户信任,突出“稳健增值+弹性收益”的产品逻辑;科技与服务双轮驱动:借助第三方科技平台实现轻量化升级,开发智能红利预估工具、线上分红查询等功能以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通过高附加值服务建立产品差异壁垒。
此外,中小险企还可探索“分红+增额终身寿”等复合产品形态,满足高净值市场的资产配置需求,在细分领域构建竞争优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保险行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分红险正成为连接险企可持续发展与客户长期保障需求的重要纽带。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与行业变革的多重作用下,分红险市场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行业结构也将随之进一步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