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深圳良好的预防措施,年度风王“桦加沙”的影响较为有限。
9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深圳市保险业协会获悉,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深圳,截至24日下午3点,深圳保险业接报案421起,估损400.74万元。
如与今年7月份的第6号台风“韦帕”相比,截至7月20日的数据显示,深圳保险业累计接到台风暴雨相关报案1100件,估损金额1109.75万元,已支付保险赔款7.6万元。
这意味着,尽管本次“桦加沙”的中心风力相较“韦帕”更强,但截至目前产生的深圳保险业相关报案数量和估损金额均不足后者四成。
据悉,本次“桦加沙” 从深圳偏南方150公里的海面上经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韦帕”在今年7月从深圳偏南方90公里的海面上经过,中心最大风力13级。
据深圳市三防办通告,台风“桦加沙”强度逐渐减弱并远离深圳,深圳市气象台已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16时起,深圳市在全市范围内正式解除“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措施。据深圳地铁消息,16时起深圳地铁全线开始恢复运营。
9月24日,深圳保险业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报案与赔付数据或将继续统计更新,但因深圳全市预防措施较佳,预计后续数字不大。
据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消息,本次深圳全市开放了865处室内避险场所供群众避险,并储备充足的速食类食品40万份、饮用水100万瓶和折叠床、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全市共疏散转移306393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55532人。

图源:中央气象台
此前,深圳保险业已按照“超强台风正面影响”积极备战,全面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机制、大灾互认、包干施救等“1+N”行业防汛防台机制和指引,以科学精准、快速高效为原则推进灾害应对工作。
在此期间,深圳多家保险公司迅速启动大灾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分钟级极速理赔,充分展现了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平安产险向记者表示, 24日上午8时47分市民王女士报案称家中玻璃因台风破裂,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3分钟内联系上王女士,并于28分钟内完成从报案到2600元赔款到账的全流程。对于另外一起黄女士家中阳台顶棚受损案件,理赔团队5分钟内联络客户并进行沟通,并于45分钟内快速完成理赔方案协谈,10分钟快速赔付到账。
在农业险方面,9月24日,徐闻县西连镇角尾乡海洋牧场养殖企业因台风触发预警保险责任,平安产险湛江中心支公司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客户使用平安“爱农宝”APP 完成线上报案,当天195200元的理赔案件已结案,赔款已成功划拨。
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表示,在凌晨1时26分接到宝安区邝先生车辆被砸报案后,立即启动理赔绿色通道,借助科技手段远程定损,从定损完成到赔款到账用时8分钟。
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表示,当日深圳刘女士车辆被坠物砸伤,该公司通过线上查勘,启动小额快赔机制,仅用30分钟即完成从资料上传到赔款到账全流程,支付赔款3000元。
中国太保产险深圳分公司于上午7时01分接到车辆被砸报案,仅用10分钟即完成从报案到赔款到账的全流程。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于中午12时接到车辆被砸报案后,一小时内将2000元赔款支付至客户账户。
本次,深圳多家保险公司迅速启动大灾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分钟级极速理赔,充分展现了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对深圳影响较大的台风已有三次以上,分别为今年7月的“韦帕”、8月的“白鹿”、本次9月的“桦加沙”。若拉长时间线,近年来对深圳影响最大的一次台风仍是2023年9月份的超强台风“苏拉”。彼时深圳保险业因灾接报案24844件、报损金额1.54亿元,其中已决赔案12425件、已决赔款2624万元。
2025年4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的决定》正式施行。据悉,该决定的的主要内容是旨在与《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做好衔接,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深圳气象局提示,台风“桦加沙”正在远离深圳,但其庞大的环流云系仍在影响广东大部分地区,目前分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24日傍晚到夜间深圳市暴雨风险仍较高,请注意继续做好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