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监管数据显示,我国人身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7.2%,推动保险业整体保费同比增幅提升至35.6%。业内分析指出,此次高增长主要源于传统险、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前的集中投保效应。随着利率切换窗口关闭,预计后续保费增速将逐步回落,行业负债端有望步入“量稳价升”新阶段,分红险转型与银保渠道价值提升将成为未来增长关键动力。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4.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6%,同比增速提高2.88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8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3%,同比增速提高3.79个百分点;财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万亿元,同比增长3.7%,同比增速下降0.30个百分点。8月单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5.6%至5914亿元,增速环比提升15.92个百分点,其中,8月人身险、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7.2%和1.3%,分别达到4796亿元和1118亿元,增速环比分别提高21.20个百分点、下降1.95个百分点。
机构分析指出,8月单月人身险保费高增长主要来自三季度末产品预定利率调降前的集中投保,8月31日是传统险、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分别下调50个和25个基点至2.0%和1.75%的最后节点。“8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达到短期高峰,主要是受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的旧产品‘炒停’因素带动。”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国泰海通证券研报也指出,8月寿险表现主要为客户基于8月31日预定利率下调前的窗口期集中投保带来保费高增。
随着人身险行业度过产品预定利率调降“关口”,短期内保费增速或将回落。孙婷认为,在预定利率调整到位后,9月以后保费增速将逐步回落,未来新业务结构或将加速转向分红险。8月31日后我们预计传统险产品收益率吸引力进一步下降,预计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浮动收益产品转型力度,利好改善刚性负债成本。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
展望后市,机构预计人身险负债端或将呈现“量稳价升”的局面。“我们预计三季度人身险负债端呈‘量稳价升’态势。”华西证券分析师罗惠洲认为,后续银保渠道价值率提升与分红险转型将成为新业务价值的主要驱动,个险渠道继续以“提质增效”为主,行业品质指标将延续改善,“在银保主导下,我们预计三季度价值增速仍由‘价’的改善贡献为主,‘量’的提升节奏或与切换窗口期相关。同时,分红险转型与预定利率下调本质上是以更可控的负债成本与更平滑的投资联动,缓释利差损风险、为资产端策略留出空间。”
产品利率调降、分红险转型推进也为险企改善负债成本提供机会。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利率下行背景下,各大险企分红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潜在利差损压力有望缓解。
从险企投资端来看,三季度权益市场持续走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分别较今年二季度末增长16.02%、11.79%。长端利率也阶段性企稳回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88%,较二季度末提高0.22个百分点。机构分析认为,市场表现为险资提供股债两端的再配置窗口期,同时权益端支撑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上行,利率端抬升则有助于新增固收票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