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央行开展23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10月16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23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6120亿元逆回购到期。
点评:央行开展23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显示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主动性,旨在保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性。通过此操作可以缓解短期资金紧张,维持市场利率稳定。
NO.2中国人民银行与冰岛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2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与冰岛中央银行行长约翰松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便利两国经贸往来,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中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35亿人民币/700亿冰岛克朗,协议有效期五年。潘功胜表示,中冰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希以续签双边本币互换为契机,深化双边金融合作。
点评:中国人民银行与冰岛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表明中国在国际金融合作中的积极姿态。这种协议不仅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往来,还在金融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双方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为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NO.3A股保险板块持续攀升
10月16日,A股盘中保险板块持续攀升,领涨大盘。中国人寿涨超5%,中国人保涨超4%,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涨超2%。
点评:保险板块的持续攀升主要反映了投资者对保险行业的信心。保险领域的增长可能与政策利好、消费者需求增加及行业创新有关。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显示市场参与者对其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良好预期。
NO.4美联储“褐皮书”:加征关税拉动美国物价继续上涨
据新华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受加征关税影响,9月初到10月中旬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继续上涨。报告显示,自9月初到10月中旬,许多联邦储备区由于进口成本以及保险、医疗保健和技术解决等服务成本上升,投入成本增速加快。一些制造业和零售业公司已将更高进口成本完全转嫁给客户。
NO.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公共债务发出警告
据央视新闻,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财政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规模预计将超过全球GDP的100%,在极端情境下甚至可能达到123%,将创下自1948年以来的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国必须“现在行动”,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和提升效率来增强财政韧性。
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全球公共债务的警告揭示了政府财政挑战。随着全球公共债务可能超过全球GDP的100%,各国需在优化支出和提高效率方面采取措施。此警告可能促使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财政策略,提升财政韧性以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