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19:41:21 股吧网页版
机器人赛道迎新玩家,蜂巢能源入局,将为行业提供固态电池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赛道再迎新入局者。7月15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宣布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赛道,并已获得央企相关项目定点,将提供固态电池来满足相关领域的需求。

  这并非个例。在主营业务日益“内卷”的背景下,一场从汽车、电池到家电领域的制造企业跨界“抢滩”新赛道的战事,已悄然打响。这些手握资本与供应链优势的企业,试图在机器人等高技术壁垒的新赛道,寻找下一个增长引擎。

  蜂巢能源前身为长城汽车(601633.SH)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独立运营,其实际控制人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在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中排名第七,市占率为2.81%。

  面对行业竞争,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公司近期确立了“聚焦动力,深耕储能,开拓新兴”的新战略,并设定了2025年交付47GWh的目标。其产品路线上将采取“三元与铁锂并行,纯电与增混同行”的差异化策略。

  主业承压与新赛道拉力

  制造企业将目光投向新领域,与主营业务面临的增长压力直接相关。

  杨红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公司正通过“刀刃向内”的深刻变革,应对行业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的激烈情形。

  这种压力并非空谈。2023年12月,蜂巢能源曾主动撤回其在科创板的IPO申请,该次IPO原计划募资高达150亿元。当时外界普遍认为,公司持续的亏损状态是其上市之路受阻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其全球化战略也遭遇挑战,公司已决定暂停投建在德国的电池工厂项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高潜力的增长点,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必然选择。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已从政策驱动进入市场驱动的“内卷”阶段,而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则像是数年前的电动车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潜力巨大。

  “当年我们做数码的时候,没有想到汽车电池的规模是数码的上百倍;刚开始做汽车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储能的规模能够这么大。”杨红新表示,“我们同样无法预料,未来eVTOL和人形机器人是否也会达到几百GWh的规模。”

  第三方咨询机构的预测数据也支撑了这一判断:到2030年,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两大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90GWh左右,到2035年则将超过370GWh。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玩家。杨红新在采访中透露,其获得的央企低空飞行器项目定点,是在十几家公司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胜出的三家之一。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对电池的需求与汽车完全不同,它要求‘三高’——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高安全性。”他指出,这些新兴领域对电池轻量化、瞬间爆发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中稳定性的要求极为苛刻,公司计划以其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满足这些特定的市场需求。

  根据计划,其今年将量产能量密度300Wh/kg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随后推出为低空飞行器专用的、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第二代产品;其第一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则为400Wh/kg。

  优势与挑战

  进入新赛道,许多制造企业在资本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优势。然而,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转化为胜势,企业自身如何解决盈利难题,以及如何应对技术与人才的挑战,才是其能否在新赛道立足的关键。

  对于蜂巢能源而言,其为跨界布局设定的一个核心前提,是必须在2026年实现公司的整体扭亏为盈。

  “我们盈利的底气主要来自于成本的降低。”杨红新在采访中对此进行了详细拆解。他坦言,公司过去未能盈利,主要源于两大成本包袱:一是新产线过多、爬坡期长导致的制造成本高企;二是大量闲置产能带来的高额折旧。

  他表示,实现盈利的贡献中,80%将来自于降本。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折旧分摊;通过工艺优化,使制造成本同比下降48%;以及通过新一代产品的平台化设计,使物料清单(BOM)成本直接降低14%。

  此外,与供应商协同的技术降本也在持续进行。据他介绍,通过VAVE(价值分析/价值工程)等方式,公司与供应商联合开发,已实现年均5%-10%的设计成本下降。

  剩下的20%盈利贡献,则来自于产品与客户结构的调整,即向三元和增程/混动等竞争相对缓和、溢价更高的领域倾斜。

  对于蜂巢能源等入局者而言,在新赛道落下一子,是其寻求差异化突破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但这颗棋子最终能否成长为新的业务支柱,仍有待其自身盈利能力的改善和市场商业化的检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