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3日讯(记者彭科峰)今日晚间,邮储银行发布公告,该行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邮惠万家银行)。
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本次吸收合并是出于数字化转型发展等方面的考量,“邮惠万家银行的财务报表已按100%比例纳入我行合并报表范围,本次吸收合并不会对邮储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损害我行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依据公开信息,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50亿元,是邮储银行全资子公司,也是国有大行旗下目前唯一的一家持牌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依托“数据+场景”,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不仅丰富了邮储银行服务场景,也为该行数字化转型积累了经验。
据了解,自开办以来,邮惠万家银行对线上银行运营进行了积极探索,发力结算领域,围绕商贸客群支付结算需求,研发创设产品“惠商贸”,成为邮政分公司拓展商贸客群、实现数据闭环、助力综合开发的“黏客”产品;发力信贷领域,自主开发了个人经营贷款产品“优商贷”,创新采用实收利息的结构化分润方式,推动收益风险合理匹配。
“但是,和功能日益强大的手机银行相比,直销银行在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等方面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市场对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的需求。”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指出,本次吸收合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邮储银行管理及业务架构,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据邮储银行介绍,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邮惠万家银行的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均不受影响,已合法签署的合同、协议继续有效。此外,邮储银行所承接的邮惠万家银行的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业务规模较小,且资金和贷款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对邮储银行未来的业绩表现整体影响较小。
“此次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的人才资源将依托邮储银行更为多元的业务场景、完善的资源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为邮储银行发展注入新动力。”邮储银行相关人士指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银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邮储银行此次调整并非个例,而是近年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自2023年起,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汉口银行、东莞银行等10余家银行已经相继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众多直销银行的退场,并非数字化探索的停滞,恰恰是银行业发展逻辑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的鲜明缩影,标志着银行业数字化发展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