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航运业高达千万吨的绿色甲醇需求缺口,7月15日,上海电气落下重要一子,在吉林洮南投建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将正式投产,这也标志着国产绿色甲醇将首次实现规模化、商业化量产。
甲醇是航运业的重要燃料,由于降碳潜力大,近年来全球航运业对绿色甲醇的需求快速上升。有分析称,目前航运业在航及已订购的甲醇双燃料船突破400艘,预计到2027年,仅航运业的绿色甲醇年消耗量将飙升至1000万吨级别。然而,国内绿色甲醇年产能尚不足30万吨,巨大的市场需求亟待满足。
为此,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洮南投建了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总投资56亿元,配套建设新能源68万千瓦,首期产能5万吨/年已于7月产出,计划2027年25万吨/年总产能达产。不仅如此,洮南项目成功通过欧盟ISCC全流程认证,近期首批绿色甲醇就将运抵上海港,交付法国达飞集装箱班轮,为绿色航运贡献动能。
长期以来,绿色甲醇的规模化生产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供应波动性强、稳定生产难等诸多问题。洮南项目是“上海电气方案”的代表。
洮南项目自研了多项绿色甲醇制造核心技术,如纯氧加压生物质气化、富CO2合成气合成甲醇等首创技术,可以提升生物质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绿色甲醇单位成本。目前洮南项目绿色甲醇生产成本较电制甲醇路径低1000元/吨以上,这让绿色甲醇首次有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针对绿电“靠天吃饭”的波动性,洮南项目创新开发了柔性甲醇工厂控制技术,利用AI算法精准预测绿电制氢的生产曲线,动态调整生产负荷,解决了波动绿电和稳定生产之间的矛盾。
“绿色甲醇产业近两年热门,但企业们缺的不是钱,是缺核心技术,缺系统集成能力,缺对行业的信心。”上海电气上海锅炉厂副总经理倪建军说。
为快速推进洮南项目,上海电气内部形成一套灵活的协调机制,统筹了多家集团内部企业参建项目或输送人才,例如电力端工程由输配电集团参与,工厂控制系统由上自仪公司和电气数科公司参与、化工端由环球工程公司负责等。因此,洮南项目仅用不到16个月即产出绿色甲醇,显示出上海电气的综合实力。
上海电气作为高端装备制造商,切入并领跑全新的能源赛道,这背后是上海电气从“卖产品”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深层战略转型。该项目的投产,不仅为上海电气开辟了全新的增长曲线,也揭示出行业趋势: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整合了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管理于一体的“系统集成服务商”,有望成为市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