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06:05:00 股吧网页版
超级城市与超级工程彼此成就 上海为全球贡献样本
来源:上观新闻

  超级城市正在成为超级工程和技术的博览会,上海可能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样本。

  在长江入海口的长兴岛,几十层楼高的岸桥沿江排布,将整段岸线打造成业内口碑相传的“世界港机博物馆”;在浦东机场四期扩建项目现场,三十多款机器人和背后的数字化管控平台,把逾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工地变成一座开放的“建筑自动化实验室”;在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化公园,9000块曲面玻璃与万余圆盘穹顶共同构成的温室花园里,1500多种、近20万株植物在“数字园丁”的照料下舒展生长,生态与工程之美彼此成就……

  2025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昨天在沪落幕。会场之外,上海遴选出一批重大工程,组成大会特设的“工程能力工作坊”。它们聚焦城市更新、资源再生、智能建造、海洋装备、轨道交通、绿色能源等主题,邀请全球工程界共同关注上海如何通过大胆探索实践,代表中国树起“超级工程”新标杆。

  系统思维“卷”出工程创新新高度

  在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锅炉厂,“锅炉”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燃煤的代名词。依托“零碳未来装备试验及示范中心”,上海锅炉厂掌握了电解槽制氢装备顶尖工艺,自研了可从空气中直接捕捉二氧化碳的中试装置;与此同时,他们推进的风电耦合生物质制备绿色甲醇的一体化示范项目已于8月投产,后续还将继续冲击万吨级绿色航油示范应用。再加上他们在阿联酋迪拜建设的全球最大单体光热电站项目,一个“全谱系”绿色能源主流技术的工程创新平台已然成型。

  作为此次WFEO“绿色能源工作坊”的重点点位,上海锅炉厂的核心能力不仅在于能“多线出击”研发能源装备,更形成了一个面向未来能源体系的闭环。目前,它是极少数能同时在电、氢、碳、热等4个维度开展系统验证的企业,也因此更有优势开展各环节的优化协同。某种意义上,这种从设备到体系、从技术到能力的跃迁,代表了上海工程创新的新高度和新方向。

  类似的“系统思维”也体现在长兴岛“世界港机博物馆”的主人——振华重工身上。过去30年,这家全球港口机械龙头以不断刷新最大岸桥、最重吊装等“世界之最”而闻名。当一家企业手握足够多的“世界第一”,它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箱”。无论客户提出怎样极限、怎样特别的需求,振华都能从“工具箱”中找到最合适的“积木块”,拼搭成极具竞争力的整体方案。

  如今的上海,在许多行业都展现出强大的系统级工程创新能力。这背后,既离不开深厚的技术积淀,也得益于在新趋势面前勇于应变、善于求变的精神。上海锅炉厂作为我国最早从事电站锅炉设计制造的大型企业,拥有百年历史。当绿色革命到来,他们敢于跳出火电“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新能源赛道。而振华重工的单点技术积累,源于他们每年为自己设定的“至少刷新一项世界纪录”的执念。其强大的“工具箱”关键,是多年持续打磨的“金字塔式”创新体系——每年布局100个课题、催生30个创新点、形成5个新品,最终孕育出一个“世界第一”。

  数字化智能化重构行业范式和逻辑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有可能正在改写超大工程的施工范式——在超大施工体量、软土工况复杂、枢纽正常运转等多重约束下,这个项目通过建筑机器人集群与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挑战,由此入选此次“智能建造工作坊”。

  浦东机场四期航站区工程不仅将建设一座拥有起伏流线型外观、呈现“翱翔”姿态的T3航站楼,更要完成总面积40万平方米、最深达37米且分成45个分区开挖的超大基坑。更复杂的是,施工时,紧邻的机场捷运系统并不会停运。

  施工现场,覆盖焊接、整平、抹光、清扫、巡检等多道工序的37款机器人,并不只是人力的简单延伸。在它背后,上海建工集团作为建设方,自研并上线了国内首个以“管理”为核心的机器人集群平台,并进一步叠加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管理手段——实际上,在浦东机场四期项目现场,除了机器人,还有几千台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临时电箱,以及数万根被钉在BIM系统上的桩基,都被纳入“数字工地”的智能节点体系。

  作为国内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上海在工程领域的数字化探索,正在深刻改变行业范式。这种探索改变了整个工程逻辑,从“人力驱动”变成“数据驱动”,从“人指挥机器”到“系统自主决策”,而这可能是当今工程项目中最硬核的竞争力。

  入选“工作坊”的上海电气旗下上海汽轮机厂,其最先进的汽轮机叶片制造,也正在遵循这个模式探索范式创新。汽轮机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产业,由于每台设备都会因电网特征、气候因素等不尽相同,使得汽轮机叶片的制造原则近乎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为此,上海汽轮机厂自主研发了智能制造系统,将汽轮机叶片从设计、制造到检测,包括物料存储、搬运、打标等,全部实现数字化、无人化,从而以最高效率响应个性化的加工需求,匹配最彻底的柔性制造方式。

  工程与治理同频让技术可感知可参与

  一座城市的工程能力,最终要在公共生活中“落地生根”。从这个角度出发,上海不只是在技术层面体现了诸多世界级的亮色,还把技术转化为一种可感知、可参与、可迭代的治理能力,让工程与治理同频。

  在长江之滨的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这种共振最为直观。这里是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后建设的首座干湿垃圾协同处理项目,日处理能力约为干垃圾3000吨、湿垃圾800吨,每年通过垃圾焚烧可发电约8亿度,并将填埋垃圾量压降到原先的2%。作为运营方的上实环境公司,引入世界顶尖焚烧工艺与排放治理技术,使得每吨垃圾的发电量比同类项目高出40%,烟气排放优于欧盟标准。配合公园化景观与滨江开放空间,你甚至愿意带孩子在这里看看植被,眺望江景,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

  更关键的是,这个项目并非“工程技术的独奏”。项目方之所以有底气在高成本约束下试点新技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海作为国内最早推进干湿垃圾分类的城市,输入端提供的干垃圾热值更高、成分更稳定,焚烧曲线得以更平滑,排放控制更可预期。换句话说,卓越的环境治理与公众参与,在这里化为了工程系统的可控性与可靠性。

  城市更新主题工作坊同样展现了“工程+治理”的合拍节奏。世博文化公园的双子山、温室花园以及在建的上海大歌剧院,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都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服务于城市的生态韧性、公共空间品质与文化供给。双子山“仿自然而不违自然”,温室花园创造的独特空间让近20万株植物各得其所,大歌剧院通过在公共建筑中首次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创造了“中国扇”的极限结构——工程创新与城市更新在这里完美相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