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刘育英)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 EXPO CHINA 2025)26日在北京闭幕。作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全面展示了AI与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曾宇表示,中国培育并开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快速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应用,形成一批新模式、新业态。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部署,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
本届展会展出了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创新融合的生动实践,及其带来的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蕴藏的巨大空间。
华为此次在展会上以“5G-A×AI”为核心,展示面向家庭、企业、行业等场景的融合AI服务。5G-A是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本。在湖南中车,通过5G-A大上行能力将34个工业相机对车身连续拍照、实时上传,结合AI实现车身漆的全面自动检测,每条线可以减少几十次返工,减少上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经济损失。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黄雒蒙表示,5G-A为终端、网络与云端AI之间的协同搭建了“信息高速公路”,这将加快AI普惠的过程。
中国电信展示了全栈国产化算力成果,聚焦“AI+行业”已推出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应用,覆盖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众多垂直领域。在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区,中国电信实现181条商业航线在600米高度的5G覆盖达95%。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栾晓维表示,公司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打造“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智能云服务。
AI的规模化应用离不开强大的通信网络支撑。中国铁塔将210万座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通过加装传感器、摄像机、雷达和AI算法,构建“空、天、地、人”立体化感知体系。目前已有24万座数字塔广泛服务于耕地保护、森林防火、地震预警、河湖监测等重点行业场景。
中国铁塔副总经理刘国锋表示,未来将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室分+北斗”、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
与此同时,5G-A的商用进程加速,为AI提供了更高效的连接能力。华为的“1ms城市算网”可支持远端AI训练算效达95%。
中国移动建设“5G+北斗”高精度差分导航网,北斗地基增强站规模超4400个,为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提供高精度导航信息。
面向未来,如何加快数实经济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表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未来要在技术、应用、生态三维实现共振。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要解决很多企业对数据的流通利用“不会用、不敢用、不愿用”的问题。在数据要素开发方面,要解决权属不清、评估误差大等问题。此外,还应解决中小企业云化成本偏高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