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9 22:57:41 股吧网页版
安徽第二城 又一个“起飞”机会已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算力被普遍视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发动机”。在AI浪潮带动下,全球算力需求持续升温。

  近日,芜湖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中华数岛”受到外媒关注,也让外界目光投射到这座看似没那么知名的城市身上。

  在全国算力版图中,芜湖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中华数岛”则是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的核心区,也是我国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的一大“新地标”。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当前,我国智能算力主要分布于和林格尔、贵阳、芜湖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AI超一线城市,用于支撑通用基础大模型训练及高并发推理应用。

  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底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

  当算力成为大国科技角逐的主赛场,以芜湖为代表的数据中心集群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座一度“失落”,但近年来正不断踏上产业跃升新节奏的“安徽第二城”,又将迎来何种新机遇?

  加码

  近段时间,芜湖算力产业频频迎来新进展。

  9月20日,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新成果。除了成功接入四大国家平台之外,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还新增6家数据中心——

  包括移动云(淮南)算力中心、中国电信芜湖集群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合肥)智算中心、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长江之芯(中科曙光智算中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说,伴随企业加码,芜湖算力产业正从规划阶段不断步入“收获期”。

  就在不久前,作为安徽首个“东数西算”示范工程,被称为“长江之芯”的芜湖一体化智算中心正式建成投用。再往前,今年4月,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它通过全面的架构创新,在算力、互联带宽、内存带宽等方面表现优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接入34家数据中心,汇聚通算近640P、智算近2.6万P、超算33.3P、量子算力2070比特,不仅形成了“四算合一”体系,其中算力比特数和算力制式数更占据全国“双第一”的位置。

  为何大企业纷纷入局芜湖?“国家队”身份无疑是关键原因。

  2022年,全国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构建起“八大枢纽、十大集群”的超级数据中心网络,芜湖正是长三角枢纽两大集群之一。

“东数西算”工程枢纽布局示意图,图片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更重要的是,芜湖早早“押注”算力产业。

  早在2017年,芜湖就迎来安徽省内唯一的中国电信集团级云计算中心,这也是中国电信31个省级云资源骨干节点之一。以此为载体,“芜湖数谷”随之诞生。也是自那时起,芜湖开始迎接大数据企业的早期加注。

  而到现在为止,较强的政策力度仍是安徽算力产业的一大特点。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IT云图2025中国算力区域竞争力研究》,2024年,安徽居全国算力产业发展评价第7,其中算力产业吸引力评价排名最高,居于第6,政策支持和载体情况均为强项。

  即将于10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探索推进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量子算力融合发展。

  此前,芜湖高调提出打造“算力中心城市”的目标。到今年,进一步打造“智算之城”的提法,逐渐出现在当地媒体报道当中。

  特色

  为什么是芜湖?

  算力产业通常对于能源和气候要求较高。与大部分“算力之城”类似,芜湖能源充足,能够为数据中心提供持续能源供给。

  曾有分析指出,在长三角区域,安徽得益于拥有多座资源型城市,是唯一净供电量为正的省份。而芜湖毗邻华东电网负荷中心,近年来又在谋划电网基础设施布局,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但比起资源优势,芜湖更大的“筹码”来自与长三角城市的协同。

  纵观“东数西算”整体格局,位于东西两侧的集群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其中,西部数据中心由于距离东部沿海产业集聚区较远,存在时延等问题,因此主要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

  而东部枢纽则能够承担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

  纵观长三角地区,有数字经济起步较早的浙江,有服务业全国领头的上海,还有蕴藏着大量制造转型升级需求的江苏。面对大量潜在的算力需求,芜湖通过提供成本更低、效能更高的算力资源,可谓“近水楼台”。

  事实上,芜湖当地媒体也屡次强调,其光纤网络可直达华东和中部热点城市,网络时延在10毫秒以内,其中上海、杭州时延在5毫秒左右,南京更低至2毫秒,能满足对时延要求非常高的AI推理、电商、游戏等业务,是长三角汽车、工业、生物医药、高科技等高计算资源消耗企业的优先选择。

  不久前,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提到,目前,芜湖建成智能算力规模占安徽全省比重达70%,从应用看,基础大模型训练和智能驾驶等场景的大模型推理是安徽智能算力的主要消纳方,比如在省内,就有科大讯飞、蔚来汽车、智象未来等客户。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算力产业的发展下,芜湖也得以再定位自身,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业已不断加深的产业协同网络当中。

  从一个细节中也能窥见芜湖的融入。

  今年3月的2025徽商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华东区域总部正在合肥骆岗公园建设中,同时,他也提及已经投入运营的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后者将有望为华为智能汽车研发注入算力,由此,形成一种紧密的供应链配套关系。

  突围

  对于芜湖而言,这也是又一次难得的产业转型机遇。

  多年来,芜湖一直受困于产业转型难题。历史上,因制造业突围而上升至“安徽第二城”的芜湖,一度面临传统制造业转型缓慢的挑战。从代表企业来看,奇瑞、三只松鼠、溜溜梅、海螺水泥均来自传统产业。

  转折点出现在汽车产业。在汽车出海热之下,奇瑞汽车以庞大的出口规模走上风口。数据显示,去年奇瑞卖出的229.5万辆车中,有114万辆远销海外,超越本土销量之王比亚迪。在奇瑞的助力下,安徽今年汽车产量实现对广东的反超,登上全国第一。

  对于芜湖,汽车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去年,芜湖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6.4%,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0%,新能源汽车产量更实现了157.1%的大增。

  但芜湖不愿仅依赖汽车一个产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芜湖市委书记宁波曾提到,汽车产业是芜湖的首位产业,在此基础上,芜湖还谋划了四条产业“新赛道”,除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之外,数字经济、智能机器人和低空经济也被纳入其中。

  算力产业正是谋划芜湖数字经济的核心。而面对新一轮算力建设浪潮,芜湖也不乏新的挑战。

  尽管拥有“国家队”标签加持,芜湖同样面临长三角多地的竞争。一方面,同样位于长三角的一体化示范区数字中心集群,将2027年智算规模目标定为6万P,与芜湖目标相当;另一方面,江苏盐城、浙江嘉兴、宁波等市均发力算力建设,长三角“算力大战”日趋白热化。

  而长三角的优势也并非唾手可得。

  今年,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前往浙江参与培训,其在芜湖政府官网发布的一则文章中提到,“芜湖打造智算之城在人才资源、产业基础、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仅成本一项,“与西部枢纽相比电价较高”。

  此外,也有研究者指出,目前跨区域算力协调机制仍存在障碍,算力供需错配问题突出,在合肥算力利用率仅为65%,上海松江则出现企业与科研项目大规模排队的现象,仍需要在机制建设、生态融合等层面进一步探索。

  芜湖市委书记宁波曾指出,城市发展狂飙突进的时代结束了,但芜湖还是要争先进位、努力往前赶。从长三角41个城市经济总量排名来看,未来芜湖要进入前10,才算挑大梁。目前差距比较大,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而随着芜湖从算力赛道切入,又能否进一步改变长三角的产业格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