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4:37:51 股吧网页版
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李林:科技金融要实现三个“转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1916_0

K图 02016_0

  “科技金融不仅仅是社会与监管对银行的要求,更是银行自身转型的重要发展趋势,‘科技+产业+金融’已成为我们重要的资产配置转变方向。”

  11月22日,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科创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李林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二十届21世纪金融年会上”表示,杭州是今年年初“六小龙”的诞生地,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杭州的全国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也是一家具有科技金融基因的银行。

  做好科技金融要实现三个“转变”

  在李林看来,银行做好科技金融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在服务方式上,从单点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李林表示,在一家科技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将产生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传统信贷服务之外,还需要非信贷服务甚至非金融服务的支持。

  第二个转变是在服务理念上,从短期逐利向长期陪伴转变。李林指出,银行传统评价体系以年度为单位,会促使经营机构更愿意为成熟期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获得当年度收益,但对于早期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在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来说,需要银行有更强的耐心提供更长期的陪伴,因此在考核机制上也需要做出转变。

  第三个转变是在互动模式上,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变。李林提到,科技型企业谈到融资往往会寻求创投机构的帮助,不了解银行的金融服务范围,因此银行应当要更主动与企业交流,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金融顾问。

  2016年开始,浙商银行把握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机会,开始探索科技金融,推出全国首个专门以高层次人才作为精准服务对象的服务品牌“人才银行”。“这个产品最大的突破是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信贷逻辑。”李林表示,传统的银行信贷风控还是看抵押物、看现金流,而“人才银行”产品将人力资本作为风险评判的主要依据。

  陪伴科技型企业成长

  据李林介绍,九年来,浙商银行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服务了超3.5万户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4600亿元,服务高级人才超4200户,陪伴超100家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这一成果背后是浙商银行的“善科陪伴计划”,在科技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匹配了30款科技金融专属产品,与企业共同成长。

  据李林介绍,为应对初创期企业“有技术、有专利、少抵押”的情况,浙商银行建立起一套科创评分体系,基于大数据风控模型,以数字化、小金额、信用贷的形式触达企业,为初创企业提供第一笔启动资金。

  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一方面需要持续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在开启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扩产能、建产线、拓市场,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往往可能出现财务报表亏损的情况。李林坦言,这对银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浙商银行基于对行业的深度研究,希望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点给予更长期、更稳定的大额资金支持。

  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李林提到,尽管去年11月生物医药行业遭遇“寒冬”,但浙商银行判断,从2015年至今,中国药企创新药研发已有十年,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培育与投入,并专门研发了针对药企长期研发场景的贷款产品,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今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亮眼表现,海外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同。”李林表示,在帮助企业“爬坡”过程中,银行应当提供更多长期大额资金,来帮助企业将未来价值转换为当下的融资。

  在信贷之外,浙商银行还为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资源+政策+股权”的全方位生态赋能,为科技型企业推荐创投机构,实现“科技金融接力不断档”。

  面对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浙商银行在企业产业链布局、全球化发展、资本化运作等方面提供上下游、境内外、全市场的综合化服务,帮助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话语权。

  李林提到,今年以来浙商银行积极参与科创债发行工作,并帮助中小科创型企业“组团”发行知识产权ABS融资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在“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面对中企出海浪潮,浙商银行还推出了“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方案,帮助企业全球化跃迁。

  “人是链接银行与企业的关键因素。”在李林看来,服务科创型企业光靠产品是不够的,“人”也非常重要,因此浙商银行要打造100个科技金融专营团队,与科技型企业同频共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需要自立自强,金融也需要向善而行,浙商银行希望与在座的各位共同建立科技金融生态圈,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在分享的最后,李林呼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