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起处,金融润无声。作为根植浙江、服务全国的法人银行,浙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向善、金融向实”的初心使命,将“深耕浙江”作为首要战略,用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赋能小微企业、滋养传统文化、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同时把浙江经验推向全国,陪伴无数浙商从初创到壮大,从本土走向全球。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省内各项存款达6266亿元,融资服务总量突破1.16万亿元,在行业承压的背景下,用实打实的数据彰显了“陪伴式金融”的韧性。
为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十四五” 期间,浙商银行累计为浙江提供超 4.5 万亿元金融支持,并通过发布“深耕浙江”系列举措,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站在 “十五五” 开局的新起点,浙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锚定“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践行“稳、进、创、改、好”五字行动准则,立足本土、稳健发展,系统开启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把“服务浙江、服务浙商、服务浙江人”做深做透,将“深耕浙江服务浙商”打造成为最大的特色,既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金融主力军,也成为全国实体企业成长路上的“可靠伙伴”。
深耕浙江:金融向善,滴灌民生肌理
“服务浙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发展的核心优势。” 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浙商银行始终紧跟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十项重大工程”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全省中心工作,通过精准化、差异化服务,努力让金融服务触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十四五”期间,浙商银行出台《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浙江大本营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为服务浙江发展绘制清晰蓝图。
2022年,“深耕浙江”被明确为首要战略,浙商银行系统开展了“深耕浙江”三年行动。三年来,浙商银行紧盯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形成了一系列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做法和成果:省内融资服务总量突破万亿;承销浙江地方债规模连续保持同业第一;推动金融顾问制度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各场景;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全面铺开,最终实现社会影响力、业务竞争力、银政合作、客群基础、创新引领五大维度大幅提升。
为支持浙江山区海岛县跨越式发展,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浙商银行持续完善差异化服务体系,在龙游席家村等设立以村为服务主体的金融顾问工作室,通过金融顾问一对一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产业特色及小微痛点,助推当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乡村振兴路上开启共富“加速度”。
在“中国青瓷之都”龙泉,陶瓷艺术大师郑峰曾因缺少资产抵押,陷入无资金开展工作室升级与厂房购置的困境。浙商银行创新推出“剑瓷人才贷”“剑瓷数智共富贷”等产品,不看抵押看手艺,成功为其解决资金难题。
“我们最值钱的是这一身手艺。浙商银行金融顾问看到了传统手艺的价值,让我们能安心传承创新,也推动了青瓷产业更好地发展。”受益手艺人的心声,正是该行金融向善的生动写照。
作为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单位,该行把县域作为综合金融服务的主战场,与杭州市临平区联合试点,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3386”模式和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这一解决金融服务 “最后一公里” 的创新模式,目前已在浙江省内11个地市全面复制推广,其中杭州、宁波、衢州等地已实现县域全覆盖。
近年来,浙商银行积极发挥全国性银行资源统筹优势,持续对浙江省内倾斜资源。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突破1.16万亿元,新增1483亿元,省内贷款增量占到全行近八成。主动服务政府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推出重大项目专项服务方案,配置专项经营资源、给予价格补贴优惠,新增融资服务量较去年实现倍增。此外,浙商银行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累计承销浙江地方债及非金债继续居同业前列。
下一步,浙商银行将瞄准新增融资总量、客群基础、存款规模“三个倍增”目标,在政府端当好金融参谋,在企业端做好成长伙伴,在居民端成为财富管家,更深层次地融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肌理,成为浙江不可或缺的“金融基础设施”。
辐射全国:全周期陪伴,助力浙商远航
浙商走天下,浙银伴左右。从浙江的街巷市井到全国的产业园区,从初创的小微企业到走向全球的行业标杆,浙商银行用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陪伴浙商穿越发展周期,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
“十四五” 期间,该行累计为浙江提供超 4.5 万亿元金融支持,覆盖人工智能、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特色农业等多个领域。在先进制造业领域,该行针对性推出《全力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十五条举措》,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从助力产业集群稳产增效、创新驱动、做大做强、资本化发展等五大维度推出十五条举措,靠前发力服务实体经济,为产业升级注入金融动能。
浙江三钛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正是浙商银行科技金融服务的生动缩影。作为一家主研高性能芯片电感与产业化的科技型公司,在成立之初曾面临经营场地人员招聘及研发的多重压力,资金需求迫切。浙商银行湖州德清支行的金融顾问深入调研——看人才、看技术、看未来,精准研判其技术战略价值后,果断提供350万元“人才支持贷”用于生产线建设。“银行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更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能专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企业负责人表示,如今其国际市场订单稳步增长,为深耕全球产业链、拓展海内外市场份额筑牢根基。
从浙江到全国,浙商银行的服务网络持续延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5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4600亿元,其中服务浙江省内科技型企业超1.3万户,融资余额超1200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超4200位,其中浙江省内近1900位;陪伴超100家企业实现A股上市,科技金融服务的企业数量与融资规模持续提升。
此外,该行打造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将数字技术精准赋能客户服务、风险防控和内部管理。升级后的“浙银数字普惠”“浙银全球交易宝”等品牌,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金融业务;120 余个业务风险模型,既保障了金融安全,也提高了服务效率,供应链金融已惠及超 8.5万家中小企业,跨境金融年服务外向型企业超 2 万户。
据介绍,在新的党委班子带领下,浙商银行将充分利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牌照,发挥浙江省外分行和香港分行作为联通省内外、境内外桥梁作用,加快推进全球浙商系统服务方案全面落地。通过系列举措,将“深耕浙江服务浙商”打造成为浙商银行最大的特色,做浙商服务最给力的银行,既助力浙商闯天下,也成就银行自身的价值增长。
展望未来:善数融合,筑就高质量之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17次提到“金融”,对“十五五”期间“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进行了部署。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浙江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呈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金融机构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如何破局?对此,浙商银行迅速响应,将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任务相结合,第一时间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落实到谋划推进全行高质量发展上来。该行明确将坚持“善”的价值观与“数”的方法论,以“风险第一、合规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要”为下阶段经营发展的基本原则,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聚焦“五篇大文章”,该行以科技金融激活创新动能,以绿色金融绘就低碳画卷,以普惠金融夯实发展根基,以养老金融守护幸福晚年,以数字金融引领智慧服务;持续深化金融顾问制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尤其在深耕浙江方面,浙商银行系统开启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形成一系列深耕浙江的举措打法。例如,由总行主要领导牵头,定期召开“深耕浙江”推进会,部署重点工作、调整工作方向,以常态化交流方式跟进省内业务发展、掌握一线诉求建议,推动“深耕浙江”落实落细;紧扣浙江省委省政府重点战略,针对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消费转型升级等政策部署,邀请行业产业专家进行政策讲解,及时把握省委省政府工作主流,出台《全力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十五条举措》、《全力支持浙江省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等,更加积极有为地服务中心大局,努力成为各级政府最信任的银行。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上,浙商银行将继续深化“深耕浙江”战略,主动投身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围绕创新浙江、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关键领域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进一步把浙江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未来,该行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浙银智慧和力量,持续以陪伴式金融守护每一份成长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