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永辉超市发布了2025年中期财报,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收入同比下跌了20.73%至299.48亿元,净利润亏损2.41亿元,而上一年的净利润为2.7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8.02亿元,上一年同期则为盈利2986.65万元。

自2021年以来,永辉超市就开始陷入营收下跌并且录得亏损的局面。2021年-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910.62亿元、900.91亿元、786.42亿元、675.7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9.44亿元、27.63亿元、13.19亿元、14.65亿元。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去年,永辉超市的销售额在中国超市中居于第四位,位于沃尔玛、大润发、盒马之后。
针对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永辉超市称,主要是因为其自去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所致。虽然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
净亏损则是因为整体销售规模的减少,永辉超市的商品供应链的改革,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及商品的升级汰换,因此短期内承受一定的毛利下降,同时,因为其上半年关闭了227家亏损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此外,其持有的AdvantageSolutions股票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新开门店4家,其中两家位于广东深圳,关闭门店227家,截至6月底,其已经开业的门店552家,较2024年年底净减少门店223家,半年净减少门店数与去年全年相当,2024年,永辉超市合计关闭门店232家,净减少门店225家。
从2024年5月起,永辉进入了“学习胖东来”的时间,开始对门店进行调改。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共调改开业门店为93家,截至2025年6月底,永辉超市完成的调改门店为124家。南都湾财社记者从永辉超市最新了解到,截至8月21日,永辉超市的调改店增加至162家。
在线上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的线上业务收入为54.9亿元,同比下跌了29.97%,占营收的比例为18.33%,较去年同比减亏了3475万元。永辉表示,其在线上业务将采用“三个加快”路线,一是加快发展下沉县域地区,二是加快线上店仓盈利模型的全国推广;三是加快调改店线上业务的提升。截至6月30日,其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店数量为99家。
除了对门店进行调改外,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也已发生变更。2024年9月,名创优品的子公司骏才国际以62.70亿元的价格收购永辉超市的29.4%股份。目前,骏才国际已经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今年3月,永辉超市召开2025年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根据会议议案的审议结果,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担任公司董事长,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担任非独立董事、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
根据时代财经和联商网报道,在3月的大会现场,叶国富透露了永辉超市接下来的改革方向,包括组织变革、运营变革、供应链变革等,他表示,2025年,永辉调改门店将达到约200家,并关闭门店250到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叶国富还表示,永辉超市不会销售任何名创优品的商品,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在打造自有品牌和供应链方面进行协同。
8月21日,针对永辉超市和名创优品供应链协同情况,今年闭店总数是否可能增加等,南都湾财社记者向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情况,其表示,以公告为准。名创优品方面也表示目前在供应链协作方面没有消息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