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永辉商品中心已收到500余份申请,与300余家企业深度洽谈”“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会更稳妥!这是我们外贸型企业的好机会。”10月16日,广交会首次设立的“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上,采购双方对接热情高涨。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京东、淘天、抖音、百度、唯品会等境内龙头采购商现场驻点,为广交会参展企业搭建起了拓内销市场对接桥梁。
优质的中国制造如何能“墙内墙外两头香”?广交会为期待转型的外贸企业搭建起一条拓展国内市场的“快车道”。

零售巨头对外贸货品“求优若渴”
第一期集中对接活动组织80家境内采购商、贸易服务商现场驻点,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唯品会、名创优品等国内零售“巨头”纷纷“出摊”,带来了家电、五金、照明产品、玩具等“产品需求清单”,现场吸引了超百家参展企业参与对接。
名创优品和广交会渊源很深,公司在2013年创立之初的第一批合作供应商就是在广交会上收获的外贸供应商。名创优品表示,“支持外贸企业是我们从创立第一天就在做的事情。”据了解,这次名创优品将聚焦于玩具系列、文具礼品、个护用具、生活家居等旗下主营品类,希望借助广交会,进一步发掘优质外贸资源,推动更多中国好产品走向世界。
其他平台也表现积极。京东零售京喜事业部副总裁、京喜招商部负责人徐晓玫介绍,京东为出口转内销的外贸企业增加了一个专属的绿色通道,降低入驻门槛、简化流程;此外,京东还设立了外贸优品专区并为外贸企业提供专门的营销场景,让外贸企业快速形成销量,甚至打造“爆款”。
“我们能‘帮企业建立内销能力’,永辉联动自身消费大数据与供应链能力,协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比如针对国内家庭‘重视可视化体验’的使用习惯,协同浙江一家科技公司更新2支单品条码,并将原‘不可视包装’升级为‘开窗可视款’,让消费者更直观看到商品”。永辉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借助“门店体验+线上推广”的全渠道资源,帮助外贸品牌建立国内市场认知度,跳出“代加工”的惯性。据介绍,今年以来,永辉积极搭建内销转型“快车道”,第一时间推出“外贸优品入超绿色通道”——简化流程、优化品控,实现15天极速上架,不仅帮助企业疏解库存压力,更让外贸品成为调改店的“品质担当”。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永辉商品中心已收到500余份申请,与300余家企业深度洽谈,并在全国多省区的调改店设立“外贸优品专区”,让高性价比的外贸商品走进国内消费者视野。

外贸厂家“两条腿走路”
“这款深睡记忆枕,我们公司有参与研发的,之前国内市场主要靠私域销售,我们希望拓展更多的渠道。”当天,江苏苏豪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邓敏玉拿着他们家的深睡记忆枕,正准备跟京东京喜的相关工作人员“推荐”。邓敏玉看来,在本届广交会,他们拥有“双重角色”,既是参展商,又是采购商。“我们很欣喜本届广交会举办了这个内外贸对接活动,让我们好的产品,能拓展内销。”邓敏玉开心地告诉记者。
与邓敏玉同样充满期待的外贸企业不在少数。“我们公司20多年专门做男装出口,主要出口市场覆盖了欧洲、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十年前,在广州、武汉也尝试开过四五家店,尽管我们的价格、品质都好,但还是打不开市场。”对接现场,广东服装外贸企业负责人张小姐向记者回忆起此前“转内销”的失败经历。据她介绍,做国内市场经常需要囤货,结果很容易变成库存。“很考验我们的能力”。
张小姐期待,“如果能借助京东等平台的成熟销售模式,我们就可以专注于做好品质这一个环节,为国内的消费者提供很好的产品资源。这是外贸型企业发展更大市场的好机会。”此外,她还希望借此找到一些平台缓解压力,“比如像工商银行提到的资金扶持,中信保提到的能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再比如像京东、盒马等平台能在消费端提供一些数据信息,给予支持,帮助我们解决内销渠道的痛点,那就把整个环节的通路都打通了。我们有很强的为品牌加工能力,在产品品质把控能力方面我们可以做得很好。”

外贸优品已上架,国内消费者可买到
近年来,外贸商品如何拓展内销一直是外界聚焦的话题。记者留意到,从今年开始,在多家电商平台、线下超市能见到越来越多的优质外贸商品。永辉超市多家门店上架了口腔清洁、厨房料理等日化用品,还有金枪鱼罐头、苏打饼干等零食,这些外贸产品堆头上摆放着显眼的“从世界工厂到永辉货架”“外贸好货”等标识,据了解,后续永辉还将陆续扩大外贸商品及售卖门店数量。
如今,打开京东等电商平台,会看到不少打着“出口转内销”标签的商品在售,品类从牙刷、洗衣粉、儿童玩具,到服饰、鞋子、数码产品、家电等。今年4月,一家位于中山的灯具外贸企业,受阻于当时全球贸易环境,出现了一定的经营难题。在得知京东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后,主动联系到平台采销。在了解该外贸企业的需求后,采销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开品”计划,在帮助企业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打通内销渠道,最终商家实现了日破万单的成绩,大大增强了企业老板的信心,并且表示会将更多资源和重心投入到国内市场。2025年4月至今,京东平台已累计为近2000家广东省外贸企业的16万余款商品提供曝光服务。
此次对接活动中多家平台表示,他们会根据广交会三期展会不同的品类进行宣讲,希望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加入内销市场。如阿里巴巴意向采购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照明产品、五金、家居用品等,唯品会意向采购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男女装、家居用品,京东京喜则是面向全消费品类。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首次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设置约3000平方米专区,每期各举办一场集中对接活动,积极助力内外贸一体化,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此外,还将举办专场对接、采购商需求发布、研讨会、产品发布等配套活动。

专家建议:推动国内标准认证与国际衔接
在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姜照看来,广交会首次设立“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为外贸企业搭建拓展国内市场的快车道,成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平台。这背后反映了我国外贸企业从开拓海外市场向同时开拓海内外市场转型,实现“墙内墙外两头香”的升级发展,提升了与国内流通企业协同发展水平,增强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广交会此举对稳外贸基本盘、扩内需促消费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在集聚国内外商业资源、加强企业供需对接、促进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姜照建议,当前还需要加强提升国内标准水平,开展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国内外差异分析,在我国达到国际生产水平和具备发展潜力的领域及时开展国内标准修订,推动国内标准在侧重方向、细分要求等方面向国外领先标准趋同。此外也要积极推动国内标准认证认可和国际衔接,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消除标准差异壁垒,推进产品检验、计量检定、质量认证等结果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