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一则中金公司拟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的消息引爆A股,市场一直期待的券商并购大戏终于来了。
虽然不是“金银证券”,但是三家券商一起整合的阵容确实开了先河。在专业人士看来,此次并购是落实“化解金融风险、培育一流投行”战略的关键举措,三家券商通过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示范性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更加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
同时,也有利于构建资本实力更强、专业能力更完备、风控体系更稳健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从而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强化风险防范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东吴证券认为,目前汇金系旗下直接或间接持有多家券商股权,包括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光大证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和长城国瑞证券,未来仍有进一步重组的可能。
兴业证券报告指出,中金公司本次并购如同星星之火,或将点燃行业横向整合的燎原之势。
三家券商整合启动
11月19日晚,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三家公司正在筹划由中金公司通过向东兴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信达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
目前,三家公司自11月20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支持金融市场改革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组各方能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力争在合并后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并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的质效。
东海证券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前东兴证券、信达证券股权划转初期之时,市场就对后续中央汇金系券商的并购和业务整合保持了期待。此次吸收合并的趋势符合预期,但同步推进三家券商整合以及节奏安排仍超市场预期,后续仍存在汇金系其他券商进一步整合的可能。
在陶圣禹看来,换股吸收合并是常规操作,但同步推进三家券商整合倒是一个创新,可以加快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同业竞争。
陶圣禹分析指出,中金公司在并购后将从“精品投行”蜕变为“全牌照、全客群、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以2025年三季度数据看,总资产、净资产将提升至行业第四名,营收、净利润将提升至行业第三和第六。
“同时,汇金系旗下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券商有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和申万宏源等,不排除后续整合预期,但现有几家的市场地位已非常靠前。”陶圣禹如是说。
东吴证券报告分析指出,截至2025年三季度,合并后中金公司总资产达1万亿元。三家券商在业务上各有特色。中金公司在投行业务、机构业务、高净值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同时在国际业务方面优势显著。东兴证券过去依托股东中国东方在AMC领域亦积累了不少优势,信达证券在并购重组、大资管业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此外,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的营业网点侧重略有不同,中金财富营业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信达和东兴在辽宁和福建等地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整合可以进一步拓展中金财富的网点触达。
券商再迎利好
临近年底,中金公司领衔三家券商发布的并购消息,成为A股的一大亮点。参照2024年10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重组复牌后的市场表现,有望点燃年末行情。
在陶圣禹看来,此次短期或能提振券商板块情绪,利好中小券商的估值修复;中长期看,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并进一步推动中小券商转型。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金公司的此番并购对券商股的影响似乎更为理性和冷静。此次并购和国泰海通那次,背景确实不太一样。国泰海通是头部券商合并,市场情绪十分高涨。中金公司这次是“国家队”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复牌后股价走势还要看具体的市场情况,去年适逢牛市初期,此次可能会复制国泰海通20%—30%涨幅,但连续涨停的“盛世”概率不大。
长期看,若整合成功,将增强外资对中资券商治理能力的认可,助推港股估值修复。合并后,中金公司将提升资本实力,实现客户资源整合,在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中进一步巩固头部优势,迎来“规模效应+业务协同”的多重业绩增长动力,推动营收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服务能力。
11月20至21日,券商板块随市场出现调整。21日早盘,板块跌幅超过2%。
“临近年底,整个市场会以震荡为主。除非是在这个阶段指数下跌严重,需要带带气氛,券商股可能会有一波表现。”一位上市券商首席投资顾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方正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认为,资本市场延续高景气、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当前券商基本面改善趋势与估值表现持续背离,重视进攻机会。PB估值看,板块2025年动态PB为1.35倍、处于10年36%分位数、尚未到历史高位,本次券商合并案例有望带动板块估值修复。
券商并购加速
2024年以来,监管大力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支持头部券商做强做大,已有多家券商完成重组,包括国联证券合并民生证券,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西部证券合并国融证券,国信证券合并万和证券,浙商证券合并国都证券等。
陶圣禹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券业并购重组呈现两条主线:一是以业务或区域互补为出发点推动版图完善,以实现更广阔的市场覆盖,扩大市场份额;二是国资体系内推动股权整合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增强整体竞争力。
陶圣禹预计,未来两类券商或有被并购预期,一是在强监管、防风险框架下有业务回归本源或风险处置需求的央企资本下属券商或民营券商;二是同一国资体系内推动资源整合、促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券商。
东吴证券非银行业分析师孙婷认为,券商行业内的资源整合或将成为券商快速提升规模与综合实力的又一重要方式,大型券商通过并购进一步补齐短板,巩固优势,中小券商通过外延并购有望弯道超车,快速做大,实现规模效应和业务互补。
兴业证券报告指出,中金公司本次并购如同星星之火,或将点燃行业横向整合的燎原之势。在《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中,明确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3+10”奠定证券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基本基调。
报告认为,中金公司合并后排名的提升,将搅动前十大券商中其余公司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基调,后续需要观察其余各家的应对措施。
同时,目前监管对于证券公司股权融资节奏控制得十分缓慢,通过正常的定增融资难度相对较大,若想实现规模的显著提升,并购重组+配套融资或许将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基于市场格局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未来在前20名券商中,争抢“3+10”入场券带来的整合预计或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