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西南监管分局披露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剑指贵阳银行黔西南分行及其相关责任人。
因贷款三查不到位,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黔西南分行被罚款60万元;时任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黔西南分行行长助理易麒麟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仁支行行长杨春被警告。

今年以来,贵阳银行频收到监管罚单。
9月30日,贵阳银行福泉支行因“三查”不尽职被黔南金融监管分局罚款30万元,时任行长汪红被警告。同日,该行龙里支行也因“三查”流于形式被罚款35万元,时任行长陈波被警告。
公开资料显示,贵阳银行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36.56亿元,总行位于贵州省贵阳市。2016年8月,贵阳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1997。
全行下辖9个省内分行、1个省外分行,机构网点实现贵州省88个县域全覆盖,发起设立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的服务网络。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双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35亿元,同比下降13.73%;归母净利润39.15亿元,同比下降1.39%。
从第三季度来看,贵阳银行的营收下滑趋势更为明显: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5亿元,同比下降16.89%。
贵阳银行收入下滑主要受非利息收入大幅收缩影响。今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76.06亿元,同比减少10.65亿元,下降12.28%,占营收比重达80.6%,成为该行收入结构的核心拖累项。
截至6月末,贵阳银行的不良率升至1.70%,为上市九年以来最高。其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也从2024年末的1.05%升至2025年6月末的1.75%,余额达527.63亿元,占贷款总额15.36%。截至9月末时,该行不良率仍达1.63%。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及2024年,贵阳银行已是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双降。
另一方面,前几日,贵阳银行公告,股东贵阳工投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11月21日,贵阳银行公告,持有该行4.21%股权股东贵阳工投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动。
近日,贵阳工投股东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外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贵阳市矿产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与贵州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拟将其所持有的贵阳工投合计51%以上股权转让至贵州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若实施完成,将导致贵阳工投与贵阳银行第一大股东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简称贵阳国资)一致行动关系发生变化。
变更前,贵阳工投控股股东为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贵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贵阳工投与贵阳银行第一大股东贵阳国资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变更后,贵阳工投控股股东将变更为贵州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贵阳工投将不再与该行第一大股东贵阳国资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截至公告披露日,贵阳工投持有公司股份1.54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4.21%,贵阳国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7.3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9.9984%。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