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琼斯)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8月28日在中信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相较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本轮“反内卷”呈现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目标不同,本次主要是聚焦提质,而非单纯限产;二是涉及行业不同,不仅涉及传统行业,还涉及部分新兴行业;三是手段不同,本次主要是靠行业自律加市场化出清。胡罡表示,整体看,本次“反内卷”措施将推动相关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给行业生态带来重大变化和深远影响。
“新兴行业未来需求比较大,前景较好。但我们观察到两个方面的产能过剩:一是供大于求。尽管未来需求高、成长快,但供给更快,所以导致重复投资和一些无序竞争,涉及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二是结构错配型。这些行业存在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情况,比如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他说。
胡罡表示,本次“反内卷”措施发布后,中信银行进行了一些摸排。该行总体在“反内卷”行业中的(业务)占比不大,只有12%(的业务)涉及相关行业,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和优质客户,资产安全、风险可控。
胡罡表示,下一步,中信银行将分类施策。第一,对新兴行业中“短期供给过剩、长期需求较大”的行业,做到“三个精准”: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跟进技术迭代进程;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荣枯周期;精准识别客户竞争优势。在措施上“有进有退”:对龙头企业和具备发展潜力、整合能力的企业就“进”,对于有经营压力或供过于求的腰部尾部客户就“退”。
第二,对新兴行业中“结构错配”的领域,中信银行一是对于有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的企业,加大对高端制造的支持力度;二是“退”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低端制造企业。
第三,对传统行业中总需求在收缩的企业,中信银行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主线,“进”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产能升级中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支持龙头企业并购重组,依法兼并其他弱势企业;退出低效产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