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海南海汽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汽集团”或“公司”)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及/或资产方式收购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旅投”)控制权的交易仍在艰难推进,标的公司持续不及预期的业绩表现与激烈市场竞争,为这场始于2022年的免税资产收购案再添变数。
此次交易最早可追溯至2022年5月,海汽集团首次披露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海旅免税100%股权。彼时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红利释放,中国中免等企业业绩暴涨,海汽集团试图通过跨界收购实现从传统运输企业向免税商业的转型。但原定方案在2024年9月遭遇重大调整,从发行股份改为纯现金/资产交易模式,核心原因在于标的公司2023年末销售数据未达预期。交易价格从2022年提出收购时估值超50亿元,2023年调整为40亿元左右,2024年进一步下调至20亿元。
在6月13日的公告中,海汽集团透露,自拟对原重组方案进行重大调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本次重组工作,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正持续关注免税市场环境、标的公司业绩走势情况。目前,因受国内免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标的公司业绩仍不及预期,公司仍在与交易各方就交易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沟通协商。
据此前披露,海汽集团已先后多次发布进展公告,2024年9月的调整方案将收购标的限定为“剥离华庭项目后的海旅免税”。“鉴于标的公司剥离华庭项目需要较长时间且标的公司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下滑也需要进行重新评估”,海汽集团称,经交易各方协商,拟将原重组方案调整为通过向海南旅投支付现金及/或资产方式,收购剥离华庭项目后的海旅免税控制权。但交易双方在资产范围、作价依据等核心条款上仍未达成一致。海汽集团表示,根据海口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月至7月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销售总额为201.33亿元,同比下降30.34%,标的公司免税业务与行业走势较为一致,从当时业绩情况来看,能否实现其承诺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此外,华庭项目开业以来经营未达预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自2024年9月方案调整以来,海旅免税受国内免税牌照扩容、消费需求放缓等影响,业绩仍持续低于预期。
目前,随着王府井、百联股份等新晋企业加入,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已从“一家独大”进入“多强争霸”阶段。海旅免税作为区域型运营商,2024年市场份额不足,且缺乏机场口岸等核心渠道资源。
财报显示,海汽集团2024年营业总收入8.37亿元,同比下降0.51%;归属净利润亏损9769.62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1.65%;扣非净利润亏损1.1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9.90%;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24.40%,环比下降4.68%;归母净利润亏损1951.76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15.25%,但环比减亏78.72%;扣非净利润亏损2088.8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12.40%。一季报显示,海汽集团最新期末资产负债率已达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