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间,川仪股份(603100)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1亿元,归母净利润3.25亿元,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63元。报告期内,面对国内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增效等重点工作,持续锻造核心优势,增强核心功能,全力以赴应对行业周期性考验。
据了解,上半年,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聚焦大客户大项目,积极拓展新市场新领域。报告期,核电、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水利水务、火电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增幅达38%至64%。公司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借船出海+独立出口”模式,与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地海外代理商加强合作,产品出口覆盖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海外市场表现稳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公司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在多个领域打破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H400程控阀在抚顺新钢铁成功应用,填补国内冶金行业技术空白;与中广核联合研发的首台国产化“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公司“华龙一号” 和“国和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均已在核电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
针对中高端应用市场及新应用领域实施精准开发,多回转直流电动执行机构突破1.5kW直流电机控制难题,首次应用在水利水务行业;熔盐耐高温超声波流量计攻克关键技术,为推动特殊介质流量计在电力行业运用奠定良好基础。新一代高压加氢多点热电偶从安全性、稳定性、精准性三大维度进行技术升级,获得客户认可。
此外,借助央企“总对总”合作优势,公司持续扩大“朋友圈”,与北方华锦、大唐郓城煤电等大型央国企深化合作,夯实业绩基本盘。同时,积极布局新行业新领域,智能执行机构产品进入四川、云南水利项目,核电市场订单稳定增长,造纸行业智能流量仪表国产化取得突破,中铝集团智能工厂项目斩获首个千万级订单。通过精准的专项营销策略,公司挖掘客户潜力,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高达2.3亿元,占营业收入超7%,持续加码技术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达20项,新获授权专利74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累计有效专利1158件,其中发明专利384件;软件著作权397件,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11项。(郑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