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间,济民健康(603222)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3.66亿元,同比下降21.30%;归母净利润亏损5270万元,同比转亏,下降307.10%;扣非净利润亏损5320万元,同比下降318.03%。

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滑至负值,由去年同期的4172.80万元减少至-2609.62万元,主要原因是收入下降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诉讼冻结资金导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
纵观近年业绩,济民健康净利持续承压,已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0.34亿元、-0.65亿元、-0.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17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疗服务业务、医疗器械、大输液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医疗服务、安全注射器、安全注射针等。
具体板块来看,济民健康三大主要业务营收全线下滑。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0%;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509.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54%;大输液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50%。
对于净利润亏损,济民健康归因为受美国关税政策和“何清红私刻印章事件”影响导致医疗器械收入及利润减少较大;公司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对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和安全注射器产品库存进一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何清红为公司原副总裁,因涉嫌私刻公司及子公司印章,擅自与经销商签订违规协议,目前已被警方立案调查。该事件不禁引发投资者对企业内控问题的担忧。
据3月27日公告,何清红及其团队在未经公司授权的情况下,伪造公章与多家医疗器械经销商签订《补充协议》。协议约定,若经销商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售出产品,可无条件退货,并获得退货金额10%的资金占用补偿。这一条款明显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但相关操作直到2025年3月经销商提出索赔要求后才被公司发现并报案。
调查显示,其团队在2022至2023年期间通过上述违规操作实现销售额约1.17亿元,涉及交易均未获得公司正式授权。事发后,济民健康迅速解除了何清红的职务,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损失情况。
公告发布次日,济民健康股价盘中一度跌停,而该公司可能面临经销商集体诉讼及高额赔偿风险。
7月8日,针对公司原副总裁私刻公章一案,济民健康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从未与经销商签订过《补充协议》,也未就库存问题向经销商作出过任何回购承诺或处理销售承诺;《补充协议》中加盖的公司名称的印章均系伪造,该等文件自始不成立、未生效,《补充协议》上加盖假公章的法律后果应由行为人承担。
济民健康强调,公司主动与经销商联系,落实相关库存情况,寻求包括价格折让等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分歧较大,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经销商,公司积极准备应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利益。
二级市场上,截至8月20日收盘,济民健康涨停报11.86元/股,总市值为62.28亿元,今年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七成。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