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沪市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即将拉开帷幕。目前,已有一批沪市公司率先预告上半年经营情况,整体表现可圈可点。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11日19点,已有117家沪市主板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经营亮点频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医药行业质效提升
主业提质增效、产品销售放量等关键因素,勾勒出医药行业2025年上半年的发展轮廓。
7月10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药明康德表示,公司持续聚焦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紧抓客户对赋能需求的确定性,不断拓展新能力、建设新产能,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上海医药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医药工业、医药商业等两大主营业务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于4月25日完成对和黄药业10%股权的收购。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和黄药业的股权比例从50%变更至60%,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52%。
甘李药业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成功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借助集采获得的市场覆盖优势,深耕各层级市场,产品销量增长显著。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元至6.4亿元,同比增加100.73%至114.12%。
化工行业多点开花
下游需求增长、价格高位上涨,则推动化工行业公司收获亮眼业绩。
以巨化股份为例,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至21.3亿元,同比增长136%至155%。
自2024年起,巨化股份生产的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实行生产配额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且下游需求旺盛,叠加行业生态、竞争秩序持续改善,HFCs作为功能性制剂、“刚需消费品”属性与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的“基因”逐步形成,产品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毛利大幅上升。
三美股份同样受益于HFCs实行生产配额管理,下游需求增长,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市场价格稳步上行。2025年上半年,公司氟制冷剂产品均价同比大幅上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至10.42亿元,同比增长146.97%至171.67%。
2025年上半年,昊华科技合并了中化蓝天、桂林蓝宇,合并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大幅增加,氟化工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整合协同效应逐步显现,且公司制冷剂产品价格维持高位上涨,带动公司毛利增加;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59.30%至75.50%。
有色行业稳中有进
市场企稳向好、项目达产超产,助力有色行业2025年上半年稳中有进。
7月8日,华友钴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55.62%至67.59%。
华友钴业介绍称,公司上游资源端印尼华飞项目实现达产超产,华越项目持续稳产高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MHP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下游正极材料业务恢复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释放。受益于钴价回升,公司钴产品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北方稀土紧抓市场企稳向好的有利条件,切实担当“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重任,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永磁电机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至2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