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ST松发公告称,公司已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不仅完成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及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的选举,还确定了总经理等高管的聘任名单。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公司新治理架构正式成型。其中,陈建华当选董事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接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从陈建华“亲自出任”董事长这一安排不难看出,造船业在其整体产业布局中占据特殊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陈建华于1994年创建的恒力集团,从纺织行业起步,逐步构建起“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2024年,恒力集团总营收达8715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8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历程中,恒力集团有过数次并购,其中最重要的两笔交易影响深远。第一笔是三年前,恒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球造船行业的低谷期,以21.1亿元收购原韩国STX(大连)资产,迎难而上挺进造船行业。
恒力集团秉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旗下恒力重工仅用1年就完成厂区修复与一期工厂全面运营,5个月二期工厂实现投产。截至目前,恒力重工已开工建造70余艘船舶,订单排至2029年。
记者实地调研获悉,恒力重工产业园的一期“海洋工厂”承载着“向海图强”的期望,实现从“零”的突破;二期“未来工厂”是真正意义上推动行业变革,其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能力更强,效率更优,拥有17个超大型车间,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第二笔重要并购是收购松发股份。2018年,恒力集团以8.2亿元协议受让松发股份29.9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2024年,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将旗下恒力重工资产注入松发股份。目前,*ST松发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均顺利完成。
近期,*ST松发披露重组完成后的首次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大周期的形成,核心逻辑在于产能受限、需求持续释放、全球存量船舶老化问题加剧,叠加环保政策收紧——这一核心逻辑当前并未改变,由此推动行业景气度仍保持向上运行态势。
截至2025年8月22日,*ST松发市值已突破550亿元,较此次交易宣布前的市值增长约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