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贸易浪潮的大背景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加速构建低碳竞争新优势。近日,南方路机宣布,其整体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成功获得国际知名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必维集团(Bureau Veritas)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证书。
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绿色贸易规则升级的趋势下,这一国际认证不仅是南方路机践行企业碳中和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亦是其加速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布局海外高端市场的关键一步。
深度参与该产品设计、研发与迭代的南方路机沥青搅拌设备事业部负责人翟资雄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梳理和认证,持续推动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研发和绿色服务的系统性优化,打造属于中国工程机械的绿色竞争力。
拿下国际认证加速迈入全球供应链
根据必维集团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证书,南方路机的整体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在生产1吨沥青混凝土的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13.1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该设备从生产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5.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此外,核查证书显示,该设备生命周期内系统边界外再利用、回收、循环使用潜力约为-721吨二氧化碳当量。这意味着,在历经多年的使用至设备报废后,其部件或材料仍能被回收或循环利用,从而避免七百余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证书不只是合规凭证,更是企业走出去的通行证。”翟资雄表示。当前,欧盟正加速推进绿色贸易规则实施,自2026年起,出口至欧盟的钢铁、铝、化肥、水泥、电力和氢等产品将被纳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隐含碳排放范围;而2024年7月通过的《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则将监管范围覆盖至全价值链参与者(制造商、进口商、分销商),从单一的能效管控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和碳足迹管理的根本性转变。具备国际认证的碳足迹核查报告,已成为迈向国际供应链的“重要门槛”之一。
ESG深耕夯实绿色竞争力基座
国际认证“里程碑”背后,是南方路机多年的探索积累。
“我们在2018年就开始围绕主力产品线制定低碳环保手册,现在已经整整七年了。”翟资雄感慨,“从认识到要减排,到真正系统性地启动工作、落实工作,需要很长时间、克服大量困难。”
在此过程中,南方路机的探索路径不断升级、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从最初关注原材料与能耗优化,逐步延展至客户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并于2024年系统性启动产品碳足迹核查工作。
企业的主动探索与国家层面的“双碳”战略形成合力。南方路机积极践行低碳路径,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达峰、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6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积极构筑从企业运营到行业生态、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这次核查让我们更系统地识别出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环节。”翟资雄介绍道,认证覆盖了设备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交付、客户使用再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每一环节都可能有碳排放。结果显示,原材料端(如钢材)、设备制造过程和客户使用阶段的能源类型,是影响碳足迹的关键变量。
为此,南方路机正从多端发力。制造端,公司逐步提高低碳钢材等绿色原材料的使用比例,并通过产品设计优化、电机能效提升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客户端,则通过产品使用寿命延长与再制造改造服务,帮助客户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锚定海外加速布局高端市场
南方路机坚持“数智化、环保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2024年,公司进一步突破欧美高端市场,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6.78%,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增加2.45%。
在“以碳促转”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越来越多国际项目开始将产品碳足迹作为评价因子之一。南方路机服务的客户分布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经济体已相继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和相关气候政策。南方路机希望通过碳足迹核查、ESG体系建设,率先掌握绿色话语权,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尤其是对碳门槛更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南方路机2025年发布的《碳中和白皮书》中,公司详细披露了包括绿色生产制造、绿色低碳产品和技术创新、绿色供应链管理、低碳文化建设在内的一整套“碳中和”治理结构。
“通过认证,不仅是对我们绿色制造能力的背书,更有助于在全球市场获取更多主动权。”南方路机高管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旗下更多主力产品的碳足迹核查,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全球高端市场的适配度与可持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