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11:24:11 股吧网页版
半年报创新高的海天味业还不能高兴太早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603288_0


K图 03288_0

  海天味业近期发布的半年报创下自2022年以来新高,今年上半年,海天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6%;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4%。不仅是营收与净利润的数据均实现突破,净利润增速也创下近5年的最高水平。

  这在酱油行业里是一份成绩显著的报告。对比其他两家酱油主要上市公司,其中,中炬高新在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8.6%,净利下滑26.6%;千禾味业上半年营收下滑17.1%,净利下滑30.8%。

  具体来看,海天味业在报告期内所有产品类目均实现营收增长,其中酱油收入79.28亿元,同比增长9.14%;蚝油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7.7%;调味酱收入16.26亿元,增速达12%;包括醋、料酒、复合调味品等在内的其他及特色调味品收入25.06亿元,同比增长16.7%。

  界面新闻查阅财报看到,拉动海天味业营收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酱油与特色调味品。

  酱油是海天长期以来的主要大单品,在海天营收中占比超50%。今年上半年,来自酱油的收入已经超越2022年中期时的74.93亿元。2022年时,海天的酱油产品曾陷入“双标门”舆论,导致消费者对其酱油产品信心下滑,一度影响收入,而今年的新高应意味着海天的酱油产品已逐渐走出舆情阴霾。

  特色调味品收入所增长的16.7%,令该类产品成为海天所有产品中增速最快的一项,目前这类产品在海天业绩中收入占比排名第二,已经略微超越海天多年的经典蚝油品类,有成为第二曲线的趋势。

  利润方面,海天将增长归因于大豆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界面新闻自半年报数据看到,海天毛利率同比提升近3个百分点。

  尽管眼下的表现不错,但综合酱油及调味品行业竞争态势来说,这份成绩背后有特殊因素在,难以为海天更长期的增长提供持续性,海天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特殊因素”来自于主要竞争对手被削弱。今年上半年,以“零添加”为心智打入酱油市场的千禾味业陷入舆情风波,其产品瓶身上被消费者认为象征“零添加”的字样“千禾0”因同时注册有标签而被大众质疑。与此同时,3月出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规定,食品配料中不得再出现“不添加”“零添加”等字样进行特别强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零添加”产品在市面上的欢迎度。

  在此之前的千禾因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海天主要竞争者之一,而“零添加”也曾一度是千禾在下沉市场拓展销售时的有利工具。

  一位华中地区五线城市的商家向界面新闻表示,在今年的舆情之前,当地的连锁商超售货员会在消费者选购时大力推广千禾酱油,强调其“零添加”的健康度,不少消费者会因此选择千禾而非海天——尽管当时海天也有类似的“零添加”产品在售,从心智上来说,千禾更胜一筹。

  一些消费者因此更多倾向了海天的产品。线下快消品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酱油类目中份额排名第一的海天市场份额同比上升,份额占比近50%。排名第二、第三的中炬高新与千禾份额均下滑。

  另一方面,海天更关键的挑战在于,它的增长还会受到餐饮行业现状的限制。

  界面新闻获悉,酱油等调味品的消费以餐厅等B端为主。多位经营餐厅的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餐厅选购酱油首要选择的是大品牌中具有性价比的产品系列,且品牌选择上一般不会频繁更换,其中多被选择的品牌常见海天与李锦记。

  眼下,国内餐饮行业仍需进一步提振。界面新闻查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到,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增速仍有提升空间。

  海天也在其财报中将餐饮行业的变动视作潜在挑战,称“虽然调味品行业具有一定抗周期能力,但易受餐饮行业景气度与复苏情况影响。”这也意味着,以海天为代表的酱油、调味品企业均需尽快寻找新增量。

  出海是海天的下一个目标,但就眼下情况来看,海外业务在海天财报中并未被特别提及,这意味着该部分的进展或许仍不显著。

  今年海天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其招股书中提出,将在“三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按照海天2024年全年业绩来看,这大约对应的是40亿元营收。

  最新半年报里海天没有透露海外业务的成效,仅在面向投资者时,海天方面表示“海外业务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取得了较好发展,现阶段整体营收占比不高”。据其透露,海天正在加快海外的布局。

  但以酱油为例,就海外市场而言,西式餐饮中对这类调味料的需求并不高,它们首先面临的便是建立品类认知度与使用习惯的挑战。此外,进入海外后海天也将会迎来更多国际化竞争对手,例如早早出海的李锦记与国际品牌卡夫亨氏,海天还需建立自身的品牌认知度。这些挑战依旧较大,而出海的进展也已成为市场对海天的首要关注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