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旭升集团,股票代码:603305)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10.50亿元,同比增长3.89%,在行业竞争压力下展现出稳健恢复态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7亿元。
旭升集团表示,公司持续巩固汽车业务市场份额,重点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客户开拓力度;并依托先发优势,正从零部件供应商向轻量化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为新能源车、机器人等业务提供持续竞争力。同时借助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市场,持续夯实全球化业务基础,公司在客户拓展与新兴业务布局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旭升集团长期从事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轻量化的解决方案。公司深耕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领域多年,十分重视材料研究、工艺开发、自动化产线设计等方面核心能力的构建,并布局合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其关联产业链的优质客户,稳健经营,已成为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新能源轻量化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储能与机器人等新兴业务布局取得显著突破
在储能领域,旭升集团自主研发的储能电池外壳、散热模块外壳及结构支架等核心部件,凭借轻量化、高强度和优异的散热性能,赢得市场青睐。在巩固原有大客户订单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目前已与多家全球知名储能系统集成商达成合作,产品应用于户用储能及大型储能项目。随着全球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公司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未来业绩增长开辟了第二曲线。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亿元,同比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机器人这一前沿领域,旭升集团聚焦关节壳体、躯干结构件等核心零部件,与国内外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已获得多个客户项目定点。通过高强度铝合金、镁合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公司产品在轻量化与耐用性上表现突出,满足机器人对精密结构件的严苛要求。同时公司积极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客户联合开发下一代高性能部件,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提供更高附加值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客户群体与市场份额。随着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公司在该领域已占据先发优势,正在打造未来增长新引擎。
镁合金战略加快布局并取得多点突破
旭升集团依托多年在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方面的积累,持续加快布局并取得多点突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成功导入多个镁合金项目,在汽车中控系统结构件等新产品上实现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此外,公司与海内外知名主机厂共同推动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壳体、变速箱壳体等核心系统的应用。在新兴产业领域,公司前瞻性布局机器人市场,聚焦关节壳体、躯干骨架等关键结构件的镁合金应用。多个产品取得国内外头部机器人项目定点,进一步验证了镁合金在机器人产业的应用潜力,为“绿色轻量化”与“高强度耐用”双重趋势提供了材料解决方案。
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构筑技术护城河
2025年上半年,旭升集团研发投入约1.09亿元,研发费用率5.21%,持续保持在行业上游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及各子公司共计拥有363件有效专利。公司在工艺技术与材料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从单一材料向多元化复合材料的跨越式升级。
在材料端,产品矩阵已从传统铝合金扩展至高强度镁合金、复合材料等新型轻量化材料,其中自主研发的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使部件减重达30%,同时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
工艺创新方面,公司成功导入液态模锻工艺、超薄件工艺的开发,实现了复杂腔体结构件的一次成型,产品重量降低20%以上,在NVH方面(即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与声振粗糙度Harshness)也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提升了产品的疲劳寿命。产品维度实现战略性延伸,从基础结构件升级至高附加值系统部件。集成化车身底盘模块通过多材料复合连接技术;最新开发副车架一体压铸技术,采用三级高真空模具设计与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研究,进而提高悬架系统的连接刚度,同时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改善NVH。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