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味食品的业绩走势,在二季度止跌回升。
公司近期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1亿元,归母净利润1.9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
而与一季度相比,公司二季度营收、净利润与毛利率等主要经营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归母净利润更是出现62.72%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天味食品也在主动谋变,并通过组织变革、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来不断提升其整体竞争力。
加上今年新增的控股子公司加点滋味,天味食品此前线上渠道的短板也得到明显补齐。
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线上销售收入便增长60.11%至4.07亿元,有效对冲了其他线下渠道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下滑风险。
结合卖方给出的盈利预期,并考虑到下半年将步入传统旺季,天味食品经营业绩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拐点就此浮现。
二季度重归增长
作为一家复合调味料头部企业,天味食品产品数量众多,其中火锅调料、菜谱式调料构成了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在公司上半年总计13.91亿元的营收中,火锅调料、菜谱式调料营收分别达到4.28亿元、8.96亿元,合计占比达到95.2%。
所以,上述两项产品的销售能够稳住,天味食品的业绩就不会差。
而在今年一季度,受到春节前置经销商备货节奏、主动去库存的影响,天味食品的火锅调料、菜谱式调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下降41%、12%,从而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一定拖累。
不过,随着二季度以上因素的减弱,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的见效,天味食品销售表现明显回暖。
当期,公司火锅调料、菜谱式调料销售同比增长29%、17.8%,这使得公司上半年火锅调料收入降幅迅速收窄,并帮助公司菜谱式调料业务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公司基本盘得到稳固发展。
天味食品的主要经营指标,也保持了类似的变动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和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93%、62.72%。
其中,相比于线下销售渠道,天味食品通过打造线上爆品与定制化的方式,线上销售收入迅速增长至4.07亿元,有效对冲了线下渠道销售的阶段性回落。
截至二季度末,天味食品共有3251个经销商,较一季度再增136家,各个区域均新增经销商,其中东部、西部两大主力市场增长最为明显,这也会为公司线下销售渠道的恢复带来更多帮助。
也正是受到二季度营收规模效应改善、整体产品结构优化的拉动,天味食品当期毛利率提升3.6个百分点至37%。
横向对比过往三年表现,今年上半年天味食品38.7%的毛利率虽然略有回落,但是依旧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整体来看,公司上半年虽然受到了一定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但是公司的基本盘、核心经营指标继续保持稳定。
主动谋变与平台化
消费市场,不会一成不变。
比如火锅底料市场,上半年需求便呈现出健康化、多元化和场景化等特点,口味也不再是只有传统的麻辣口味,而是呈现出酸菜、藤椒、贵州酸汤多种口味共存的需求格局。
上述背景下,也对相关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天味食品亦不例外。
为此,公司便在2024年“大区自主经营”试点基础上,将其相比向全国推广,以增强区域市场的经营活力与经销商的主观能动性。
产品创新方面,天味食品则主打“争鲜抢厚”系列,明确厚火锅产品定位并优化核心卖点,扩大消费人群覆盖,并推出鲜松茸、鲜番茄、鲜参老母鸡等为代表的不辣汤火锅汤料。
“突破传统风味研发逻辑,建立以‘场景适配+情感共鸣’为导向的线上爆品,如辣子鸡拓展零食、露营等多元化食用场景,咖喱酱解决传统产品溶解慢、煳锅等痛点。”天味食品半年报指出。
渠道升级方面,公司除了与京东、盒马、沃尔玛等构建大牌共生生态以外,还通过山姆的标杆化实践,成功进入高端渠道。
以上顺应市场趋势作出的及时调整,也为天味食品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天味食品也在利用其上市公司的优势,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实现企业规模的提升,平台化发展成果初显。
继前期收购食萃食品,上半年再增控股子公司加点滋味,后者主要产品包括辣子鸡调料、避风塘调料。
根据尚普咨询市场地位认证,加点滋味的辣子鸡调料、避风塘调料均位居细分品类销量首位。
对于该子公司,天味食品半年报指出,在渠道策略上,公司线上充分整合内容电商资源;线下则重点深化与O2O生鲜平台的战略合作,与盒马、叮咚买菜、美团小象、朴朴超市等渠道共同打造场景化营销活动,加速布局线下渠道,有效提升了品牌渗透率与用户转化。
与食萃食品,加点滋味上半年营收也在1.3亿元左右,但是盈利能力则稍逊一筹。后续,随着其运营效率、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亦有望为天味食品带来更多业绩增量。
半年报发布后,各家卖方给出的公司2025年利润预期值亦多数在6.2亿元以上,公司下半年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