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药集团9月4日披露的投资者交流会议记录显示,8月29日至9月4日,公司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与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红土创新基金等机构进行了交流。
柳药集团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1亿元,同比减少3.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减少7.52%。
柳药集团表示,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占公司收入较高的医药批发业务受医保控费下广西各医疗机构药占比控制趋严影响,医疗机构用药量阶段性下滑,同时集采品种的扩面,相关品种毛利下滑,同类非集采品种销量受到影响,且公司控制了部分超长账期医院的销售,从而导致批发业务销售下滑和毛利额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
随着公司品种结构的优化,降本增效的推进,以及零售、工业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逐步消化行业政策影响,恢复稳健增长。
柳药集团2025年1—6月应收账款规模同比有所下降,结构持续优化,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8.07%。
对此,柳药集团表示,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公立医院欠款,虽然该类客户的资信状况良好,回款能力有保障,发生坏账的风险极小,但是回款有一定周期压力。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应收账款控制、清欠工作。针对应收账款相关情况,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回款指标考核,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强化销售规模大且回款优质的下游重点客户的深度开发,而对存在一定风险、账期偏长的客户适当缩减控制,持续提高公司高质量销售占比,推动销售与回款的平衡,从而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稳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随着公司严控风险政策的执行,以及医保结算、集采品种结算政策落地,公司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状况将会持续好转。
谈及公司在AI领域的布局情况时,柳药集团表示,在医药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开发应用了智能仓储1.0系统,应用AI智能算法优化公司物流作业流程、拣货路径、装载规划,完成零售智能仓建设运营,从而提升公司物流运营效率,智能仓储2.0系统将强化数据治理与数仓建设,深度挖掘海量数据价值,打造基于结构化大数据的供应链控制(决策)塔。
在医院端,应用人工智能(AI)辅助医院诊疗、患者管理等工作,落地AI医疗场景应用,已在标杆医院开发应用智能分诊导诊、辅助诊疗、检查报告解读、电子病历生成等多个智能模块,公司将陆续与更多医院开展相关项目合作。
在零售端,公司打造医师与药师协同为院外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双师”服务模式,推出AI药师助手——“阿桂药师”,提供慢病建档、检测数据分析、健康咨询、用药跟踪提醒、数字人回访和患者教育等一系列数字健康服务,这些服务已开发微信端、手机APP等多个终端场景。
此外,在工业端,公司应用BUP数字营销一体化平台,以及自主训练的符合自身产品需求和管理需要的AI大模型,推动工业端采购、生产、质控、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AI技术在医院诊疗前后的智能服务应用;更重要的是在院外通过AI技术加持零售药店专业健康服务,为院外患者提供一系列数字健康服务,最终形成‘院端精准诊疗+药店智能照护+供应链高效支撑’的智能协同生态,进一步稳固公司业务生态圈。”柳药集团表示。
据柳药集团介绍,公司通过对外投资海外创新药企业Suninflam Ltd.进驻高技术壁垒的创新药、生物医药领域,Suninflam Ltd.(含其下属公司)的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生物药物临床前发现、评价和开发经验,正在开展以炎症反应中的关键因子作为靶点开发创新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拟用于炎症类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等的治疗。
截至报告期末,项目已完成首个产品SIF001的药效评价、药物生产、毒理学研究,进入医生发起的癫痫临床试验(IIT)进程,并已完成美国新药临床试验(IND)申报并取得临床试验许可,正在美国开展癫痫一期临床试验,研究项目进展顺利,相关临床实验数据疗效明显,未来还将研究应用在更多关联性疾病领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