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成为了交易所的重点监控对象,*ST亚振的股价走势依旧强势。
本周前三个交易日,该公司连续涨停、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触发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标准。
为此,8月7日*ST亚振进行第四次停牌核查,而此前该公司已经分别于今年6月、7月因为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进行过三次停牌核查。
密集停牌核查,对应着公司可观的股价涨幅。如果从今年4月的4.45元的年内低点算起,*ST亚振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股价已经升至27.41元,区间涨幅达到515.96%。
然而,*ST亚振股价上涨的基础却不牢靠。
一方面公司的退市风险尚未解除。
另一方面,公司计划收购的广西锆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西锆业”)只是一家选矿企业,这对于年均亏损1亿元的上市公司帮助较为有限。
而在经过多次停牌,市场仍不见降温的背景下,*ST亚振的停牌核查时间由此前最长的不超过5个交易日,进一步延长至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可能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情形。”*ST亚振称,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公司股价可能存在短期涨幅较大后下跌的风险,请投资者务必充分了解二级市场交易风险,切实提高风险意识,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难以解释的估值逻辑
*ST亚振的巨大涨幅,与公司此前较低的股价、市值基数不无关系。
今年4月8日,受到二级市场系统性下跌影响,*ST亚振的股价最低跌至4.45元。4月18日,公司因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停牌时,其总市值也不过18.24亿元,资金炒作成本远低于其他公司。
此后,随着2024年年报的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实施等利空消息逐步落地,*ST亚振今年5月份开始走出独立上涨行情。
5月6日至8日,*ST亚振在本轮上涨行情中首次触发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而彼时鲜有人会想到公司此后会发布10余份风险提示公告。
6月12日,*ST亚振股价已经升至12.95元,并且因连续二十六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7.83%,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开启了为期3个交易日的第一次停牌核查。
然而,停牌核查并未让市场情绪降温,公司复牌后股价继续上涨至17元附近。于是,*ST亚振在6月下旬将第二次停牌核查的时间,延长至不超过5个交易日。
结果,公司股价在个别交易日虽然出现跌停走势,但整体上行的趋势并未就此逆转。
直至7月中旬公司展开第三次停牌后,*ST亚振才出现一轮较为明显的回调,而彼时股价已经升至21元附近。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公司市值规模较小,在上述股价上涨过程中,资金极易引起*ST亚振的股价的剧烈波动。
Wind数据显示,5月1日至8月6日,该公司日均成交额只有0.91亿元,剔除无成交日期的区间日均换手率也不过2.53%左右。
即便如此,在上述期间总计54个交易日的时间里,*ST亚振仍然出现了36个涨停与6个跌停的走势。
从上述角度来看,公司本身亦十分容易触发“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等股票异常波动的标准,其最新的一次停牌核查便是如此。
在上周与上纬新材一道,成为交易所重点监控对象后,*ST亚振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再次连续涨停。
截至8月7日停牌前,公司较4月的低点已经上涨515.96%,而传统估值逻辑也已经无法解释其股价上涨。
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滚动市盈率和市净率数据(2025年8月5日)显示,*ST亚振所属家具制造业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6.48,市净率为1.98,而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亏损;市净率为29.38,严重高于同行业水准。
业绩改善存不确定性
纵观*ST亚振近几个月的经历,公司基本面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实控人变更。
今年4月中旬,*ST亚振大股东亚振投资与受让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到5月末时股份协议转让完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自然人吴涛。
详式权益变动书显示,吴涛,1970年生人,旗下核心企业以济南域潇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域潇国际资源有限公司为主,业务涉及锆钛、稀土、石墨、货物进出口等多个领域。
另据域潇集团官网,公司创建于1995年,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净资产超1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在莫桑比克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等方面,济南域潇集团已走在了中资企业的前列,公司在莫持有的锆钛矿采矿权已探明的金属资源量合计超过1亿吨。
不过,新任实控人实力虽然较为雄厚,但旗下资产却暂时未与*ST亚振产生联系,后者近期对外宣布的一笔现金收购便不构成关联交易。
8月2日,*ST亚振计划以0.55亿元的价格,向海南锆钛资源控股集团购买广西锆业51%股权,该笔交易将导致*ST亚振合并报表范围变更。
不过,细究之下,广西锆业所能带来的业绩增量似乎也较为有限。
首先,该公司主要从事锆钛选矿业务,具体业务模式为从境外进口锆钛毛矿、重矿砂精矿,并在境内进行分选,产出锆英砂、钛精矿、独居石、金红石等,并实现对外销售。
这意味着,公司本身并无自有矿山,其成本需要跟随进口矿的价格涨跌不断波动,盈利稳定程度会明显逊色于其他矿业公司。
其次,上述标的公司2021年才成立,2024年尚处于建设期,今年虽然实现投产并形成实际销售收入,但是尚未度过盈亏平衡点。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西锆业科技有限公司营收1.29亿元,净利润与扣非后净利润均为亏损0.25亿元左右。
同时,海南锆钛资源控股集团还作出业绩承诺,2025年度、2026年度、2027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0.65亿元,相当于年均盈利仅0.22亿元左右。
后续,即便广西锆业科技有限公司能够如期完成以上业绩承诺,对*ST亚振盈利方面的改善效果也不会十分明显。
历史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ST亚振连续四年亏损,其中亏损最少的年份净利润为-0.67亿元,年均亏损金额则达到1.01亿元左右。
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预亏0.33亿元至0.4亿元左右。单纯依靠上述收购,还无法有效改善*ST亚振的经营业绩。
至于,新任实控人能否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优质资产,则需要后续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