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科达(603660.SH)发布公告称,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鹏元”)将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结果由A下调至A-,2020年3月9日发行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科达转债”)评级结果由A下调至A-,评级展望均由“稳定”调为“负面”。《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这已经是中证鹏元连续第三年下调苏州科达的信用等级,而在2020年6月,该公司主体和“科达转债”的信用评级均为AA-。此外,2022—2024年,苏州科达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83亿元、-2.64亿元、-2.03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叠加国内政企市场需求收缩,视频会议与安防行业竞争加剧,苏州科达的业绩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或存在一定的偿债能力隐忧。
近三年累亏超10亿元信用风险引人担忧
年报显示,2024年苏州科达实现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下降26.73%;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亏损收窄,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0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亿元,同比下降172.23%。
拉长时间线来看,事实上,苏州科达已经三年连续录得净亏。财报显示,2022—2024年,苏州科达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5.77亿元、18.16亿元、13.31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83亿元、-2.64亿元、-2.03亿元,三年亏损额累计高达10.5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连续三年的亏损已深度影响苏州科达评级根基,这让投资者和评级机构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担忧。而公司营收的不稳定及整体下行趋势,进一步放大了其信用风险。
短期债务高企兑付压力较大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连年亏损也让苏州科达面临沉重的资金压力。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苏州科达总负债为11.89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达52.4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苏州科达20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比2023年末的63.54%低了11.14个百分点,但依旧处于历史高位——公司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0.30%。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苏州科达的总资产为22.04亿元,总负债为11.9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4.27%,较2024年末上升3.57%。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仅为2.52亿元,一年内需偿还的有息债务为2.76亿元;应收账款则增加至7.8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9.36%。
公告还显示,目前苏州科达仅存续1只“科达转债”,债券余额2.71亿元。评级机构警示,若债券触发回售条款或到期未能转股,公司将面临较大兑付压力。
值得肯定的是,苏州科达正积极通过改革谋求发展。一是主动压缩费用开支。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为10.58亿元,相较2023年的12.46亿元下降了15.08%。其中,销售费用为4.43亿元,较2023年的5.17亿元,同比下降14.31%。此外,为应对收入萎缩,公司于2022—2024年累计裁员1533人,员工总数从5134人压缩至3601人;二是优化资本结构。2024年第四季度,苏州科达合计有2.42亿元的“科达转债”转为普通股。三是积极开辟海外市场。投资者互动平台显示,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连续两年超过10%。2024年,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海外市场发展战略,业务重心主要围绕东南亚、中东、非洲、东欧及拉美等区域。东吴证券相关研报指出,苏州科达积极参与海外相关国家的平安城市及信息化建设,业绩或有望持续改善。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视频会议与安防行业竞争加剧,叠加国内政企市场需求收缩,苏州科达需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间实现更高效的平衡。随着“科达转债”兑付节点临近,能否通过业绩回暖、转股推进或外部融资化解债务危机,或将成为考验其经营韧性的关键。(实习生孙思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