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10日讯(记者黄路)自如穿行在如潮人流中的四足机器狗、能唠嗑的机器萌宠、给小朋友递上米黄色冰激凌的机器手臂……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财联社记者现场看到,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数百款人形机器人产品集中亮相,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观展人数超百万首发新品100余款
“你也是去看机器人大会吗?我们昨晚到的北京,还没来得及看展会。今年爸爸还带我去上海、无锡看过机器人了。” 8月10日早上8点半左右,财联社记者偶遇一位同去参展的小男孩。



世界机器人大会官网数据显示,报名参会的观众超过130万人。财联社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在A馆和B馆之间的过道边,已堆满了还没来得及放到酒店的行李。

据悉,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为主题,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28家国际机构支持,同期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
本次大会现场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等三大展馆,涵盖ABB、库卡、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展会同期,北京亦庄还举办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吸引了众多观众带着孩子观展。
在展会现场,参展的机器人除了唱歌、跳舞、聊天等常规动作外,可以看到有的机器人用爆米花进行摆盘,有的机器人正熟练从货架上取出商品并能双手协作进行编织动作;医疗机器人、保姆等服务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落地应用越来越广。
“我好想买一只机器狗带回家玩。”一位从长沙远道而来观展的小朋友对身边的妈妈说。在现场能明显感受到,包括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已从实验室开始走到前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场的关注热度同步亦在日益提高。
整机厂占据C位,应用场景走进现实
“本届展会,国内的主流整机厂基本都来了,很多厂家是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所以我们也来参展了。”一家生产机器人关节模组的参展商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本届展会,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带来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例如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优必选等纷纷晒出了旗下明星产品。



在宇树科技的展台,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正在观看一场机器人格斗表演。

除了宇树科技,国内多家整机厂也齐聚现场。众擎机器人首次全面参展WRC,全球首发最新款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T800,以及力控灵巧手;星动纪元在展区展示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系列,现场包括360度旋转跳、街舞秀等,并且星动Q5展示物流仓储、商业服务等落地应用场景的效果。
动易科技在展区展示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 PHYBOT M1、具身智能伙伴PHYBOT C1以及全栈自研一体化摆线关节模组PhyArc系列等产品;千寻智能展示了其全力控人形机器人 Moz1 走路、搭积木等任务操作。
大会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视频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该报告由学会牵头组织行业权威专家编制,遴选出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农业生产等十大人形机器人潜力应用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主机厂需求增加配套厂家订单上升
“今年上半年,我个人感觉整个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再加上相关政策的支持,相关整机厂商及零部件厂商,平均每家企业至少有将近50%-100%的增长,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少见的一件事情,这意味着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王兴兴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论坛上表示。

在本次展会C馆,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多家机器人主机及配套厂家参展,包括鸣志电器(603728.SH)、兆威机电(003021.SZ) 、中信重工(601608.SH)、中坚科技(002779.SZ)、汉威科技(300007.SZ)、柯力传感(603662.SH)、南方精工(002553.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内。

财联社记者现场走访了本次参展的部分机器人配套企业,多家相关配套厂商反馈,今年以来,与机器人业务相关的订单同比增速较快。




“其实,去年需求就好起来了,今年订单情况肯定比去年更好。具体增幅不方便说,可以说的是,我们今年销售部门忙不过来,活太多了。”一家从事高精密机器人零部件配套的厂商销售总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包括智元、宇树以及今年参展的很多主机厂都是我们的客户,他们今年的需求量在增加,包括关节模组、电机等,我们的订单也提升得很快。”一家配套机器人关节电机且市占率居前的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在一家运动控制与人机交换部件供应商的展台,一位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人士详细地向该展位技术人员咨询产品各种参数:“这次来,主要就是想采购电机和编码器,来看看你们这里有没有合适的。我们主要做关节模组这一块的产品。”
对于上述平均每家企业至少有将近50%-100%增长的看法,一家从事编码器的厂家销售人员直言:“我们生产的该类型编码器在国内的市占率约80%,今年的增速比这个数字(备注:业内平均50%-100%增长)还要高。”
不过,参展商中亦有淡定的声音:“今年以来的订单增长并不明显,毕竟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应用估计还有2-3年的时间。”
财联社记者现场获悉,今年不少厂商都在扩产能,例如致力于具身智能核心驱动件的研发及制造的卓誉科技,其展台工作人员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拥有12WPCS/Y的关节模组产能及50WPCS/N的力矩电机产能。此前,公司关节模组产能则是几万级别。
机器人的临界点应当达到什么程度?王兴兴在论坛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果哪一天我们带一个人形机器人来到完全陌生的会场,和它说,帮忙把这瓶水带给某个观众,它可以流畅地完成;或者说把这个房间整理一下,它也能自己完成,那就差不多达到了临界点。“如果快的话,未来的1-3年内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最慢的话估计3-5年也可以实现,但是现在确实还没有达到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