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华友钴业的营收很可能会突破1000亿元。
8月17日晚间,该公司发布半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收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净利润达到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26%,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与其他同业公司不同,华友钴业的业务较为庞杂,横跨镍、钴、锂等多个能源品种,并涉足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甚至是贸易等领域。
而就上半年来看,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其镍矿产能的全面释放,这帮助公司镍矿产品、镍中间品营收与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亦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带来明显拉动。
值得注意的是,卖方对华友钴业2025年营收预期值普遍保持在700亿元左右,近期公司市值也已经站稳700亿元。
接下来,公司还有5万吨硫酸锂项目,以及印尼Pomalaa湿法项目、Sorowako湿法项目等多个增量项目。
加之LME镍处于近五年低位,下跌空间明显缩小,以及钴、锂等部分能源金属年内触底反弹,后续公司营收、盈利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市值亦不排除重返2021年周期高点的可能。
镍矿扩产“强周期”
镍矿、镍中间品的产能释放,是华友钴业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全面释放,持续稳产超产,为下游镍产品、钴产品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原料保障。”华友钴业半年报指出。
受此影响,当期公司镍矿产品、镍中间品营收分别出现137.54%和68.32%的增长,增速远远高于正极材料等其他产品。
以上产品,也构成了华友钴业上半年最主要的营收与盈利来源,当期两项产品的营收、毛利润占比分别达到49.4%和57.9%。
相比之下,公司钴产品的体量虽然明显小于镍产品,但是受到上半年刚果(金)禁运引发的钴价上涨影响,当期其利润率也出现一定上行。
今年2月24日,刚果(金)有关部门宣布,决定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以应对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
这一出口限制,直接帮助钴价触底反弹。以英国MB钴(标准级)平均价为例,便由2月下旬的9.95美元/磅的低点升至3月份的16美元/磅,今年二季度亦始终保持在15.5美元/磅以上运行。
上述背景下,华友钴业的钴产品毛利率亦增长15个百分点至32%左右,这不仅帮助公司“对冲”钴产品出货量下降的影响,还拉动其钴产品盈利小幅抬升。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上半年碳酸锂单边下跌,最低跌至6万元/吨的市场环境下,华友钴业的锂业务仍然可以实现盈利。
半年报数据显示,当期华友钴业锂产品营收15.53亿元,营业成本13.96亿元,毛利率保持在10%左右。
以上放在行业内也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便与其高度“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密切相关。“年产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矿冶一体化优势,进一步降低锂盐生产成本。”华友钴业指出。
加之公司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的利润占比较小,华友钴业最终凭借镍产品的放量最终实现了营收、盈利的同步增长。而这一增长逻辑,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有望得到延续。
在华越、华飞两个镍钴湿法冶炼项目的基础上,华友钴业还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等方合作有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Pomalaa湿法项目和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Sorowako湿法项目,其中Pomalaa湿法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底前建成投产。
二季度陆股通持股大增9成
华友钴业的扩产并不局限于MHP(氢氧化镍钴),公司还有5万吨硫酸锂项目预计在2025年底建设完成,并在印尼、匈牙利等地布局有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等增量项目。
后续,随着以上新增产能的建设完毕和逐步释放,将为华友钴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至于产品潜在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当前能源金属价格均处于2021年以来的相对低位,后续反而可能会有所反弹。
继一季度钴价大幅上涨后,二季度碳酸锂在跌至6万吨/后,受到“反内卷”政策预期、规范矿权审核和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停产等多方因素影响,三季度碳酸锂期货、现货同步大幅上行。
截至8月18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已经升至8.47万元/吨,较6月下旬5.99万元/吨的低点上涨逾41%。
镍产品价格,经过2022年3月的“伦镍风波”异动后,LME镍也已经跌至近五年来的低位,后续进一步下跌空间随之缩小。
考虑到以上新增产能与主要产品所处的周期位置,华友钴业未来几年营收规模很可能会升至千亿级别。
Wind数据显示,半年报发布前,各家卖方对公司2025年营收预期值已经达到680亿元至740亿元之间,部分机构所给出的2026年营收预期值则达到800亿元以上。
业绩具备增长预期的同时,华友钴业市值亦有望重返千亿级别。
2021年锂电行业景气高位阶段,该公司总市值一度超过1700亿元,但是后续周期回落的影响,其市值跌去了十去七八,到2024年7月时仅剩下350亿元。
与2021年相比,华友钴业的部分估值指标也已经回升至2021年附近,甚至是超越2021年时的高点。
上半年,该公司每股收益为1.61元,年化可达3.22元,而公司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亦不过3.25元。同时,公司每股净资产也要明显高于2021年同期,然而公司当前股价较2021年的高点却有不小距离。
由于基金半年报尚未披露完毕,还无法确定买方机构对华友钴业的态度,不过现有数据表明,二季度北向资金的增持力度非常突出。
另据定期报告,在公司总股本无明显变化的背景下,陆股通持股数量由一季度的7772万股升至14951万股,环比增长92%,同时持股数量、比例同样超过了上一轮锂电周期高点。
当然,左右股价波动的变量众多,以上估值指标、资金动向只能作为参考,后续公司能否重返千亿市值仍待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