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4日电(记者杜康)在锂电产业链上,“反内卷”成为行业共识。从中报来看,锂电行业由盲目扩产转向质量和效率竞争,多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出要“减无序扩张、提良率、控账期”,行业盈利修复已率先体现在负极材料环节。叠加需求拉动,锂电行业显现向好迹象。
从需求侧来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海外市场、储能市场、商用车电动化等均带来市场增量。在需求拉动下,龙头企业产能偏紧、出现扩产需求,锂电行业即将显现走出周期底部的向好迹象。
华友钴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公司依托镍、钴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量利双升。今年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九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下游锂电材料端,公司大圆柱电池材料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亿纬锂能、LGES、宁德时代、远景AESC、中创新航等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璞泰来半年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3%。公司表示,报告期内,负极材料业务方面,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思路、工艺技术升级、对生产和测试设备进行重大创新,实现了降本增效,经营情况逐步改善。目前,公司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多款产品性能领先优势明显,下游客户量产导入有序推进;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一期产能逐步投产,为改善成本和抢占客户市场夯实基础。
杉杉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逾10倍。公司表示,云南一体化生产基地完成石墨化工艺升级,自主研发的厢式炉工艺在石墨化加工中成本优势显著,其通过大箱体提升负极材料有效容积,实现了装炉量增加和单位成本下降,进一步降低石墨化加工成本,提升产品整体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