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福斯特(603806.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309.1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45535.86万元,同比下降49.05%。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576.6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47338.51万元,同比减少52.65%。
公司解释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为:
1、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及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均下降,并且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幅度大于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下降幅度,导致本期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和综合毛利率下降,毛利额同比下降46.72%。
2、公司坚定实施“立足光伏主业,大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策略,报告期内,虽然公司新业务电子材料实现盈利,但其他新业务例如特种薄膜及投资上游原材料POE树脂等发生亏损,预计将减少本期净利润6226.2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受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但公司光伏胶膜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依然领先:公司光伏胶膜海外产能进一步扩张,未来将受益于海外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全品类的光伏封装材料供应商,将继续为TOPCon技术组件的效率提升和BC技术组件规模化放量提供最佳性价比的封装材料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是国产感光干膜龙头企业,已覆盖深南电路、鹏鼎控股、TTM迅达科技集团公司、安捷利美维、东山精密、沪电股份、健鼎电子、景旺电子、生益电子、南亚电子、超颖电子等行业头部企业,产品将围绕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拓展至封装基板领域。随着在全球头部PCB客户中的供应占比提升,有望进入量利齐增的发展阶段。
除感光干膜产品外,公司还有FCCL、感光覆盖膜等电子材料在培育中,未来将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全品类电子材料供应商。公司资产负债表稳健,长期以来保持低负债运营,资金储备充裕,技术研发能力强,在新材料领域具备强大的内生延展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主营业务运营,积极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薄膜形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光伏胶膜、光伏背板、感光干膜、挠性覆铜板、感光覆盖膜、铝塑膜、RO支撑膜、太阳能发电系统。
福斯特2024年营收191.47亿元,同比下降15.2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同比下降29.33%;扣非归母净利润12.83亿元,同比下降25.13%。
福斯特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6.24亿元,同比下降31.89%;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下降23.08%;扣非净利润3.78亿元,同比下降26.86%;资产负债率21.04%;毛利率13.1%;财务费用7.82万元;投资收益719.58万元。
2024年度显示,该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非独立董事林建华的薪酬为75.36万元;总经理、非独立董事周光大的薪酬为78.57万元;副总经理宋赣军的薪酬为89.11万元;副总经理、非独立董事、财务负责人许剑琴的薪酬为69.11万元;副总经理熊曦的薪酬为51.53万元;副总经理潘建军的薪酬为67.37万元;副总经理、非独立董事林天翼的薪酬为60.97万元;董事会秘书章樱的薪酬为56.78万元;独立董事刘梅娟的薪酬为15.00万元;监事会主席、非职工代表监事杨楚峰的薪酬为46.16万元;非职工代表监事孙明冬的薪酬为46.33万元;职工代表监事周环清的薪酬为30.13万元。
截至7月10日收盘,福斯特的股价14.09元/股,总市值367.57亿元。(《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